正文 第24章 卷八(五則)(2)(2 / 2)

餘不勝書。唯記從兄在泉幕,淮東使者,其友婿也,發京狀薦之。為作謝啟曰:“襟袂相連,夙愧末親之孤陋;雲泥懸望,分無通貴之哀憐。”皆用杜詩。其下句人人知之,上句乃《贈李十五丈》雲:“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人生意氣合,相與襟袂連。”此事適著題,而與前《送韋書記》詩句,偶可整齊用之,故並紀於此。但以傳示子孫甥侄而已,不足為外人道也。

【譯文】

宋孝宗乾道初年,張浚以右相(副宰相)都督江淮軍事。有人說兩淮屏障不可依靠,浚親自去視察。適逢有詔召他歸朝,還未到就被免了相位。文惠公洪適(洪邁長兄)起草製書,其辭說:“棘門如兒戲耳,庸謹秋防;兗衣以公歸兮,庶聞辰告。”所謂兒戲,指邊將,而讀者以為是詆毀張浚。其結尾說:“《春秋》責備賢者,慨功業之惟艱;天子加禮大臣,固始終之不替。”其惆悵惋惜之意是很明顯的。《王大寶致仕詞》說:“閔勞以事,聖王隆待下之仁;歸潔其身,君子盡遺榮之美。”王大寶有遺精的疾病,有人說這是譏諷他,實際上不是這樣。家兄罷去丞相後,重新起用為領浙東軍事,謝表說:“上丞相之印,方事退藏;懷會稽之章,遽叨進用。”《謝生日詩詞啟》說:“五十當貴,適(朱)買臣治越之年;八千為秋,辱莊子大椿之譽。”時正五十歲。

高宗紹興十二年宏詞科,考題為:《代樞密使謝賜玉帶表》,文安公洪遵(洪邁次兄)所作為:“有璞於此必使琢,恍驚製作之工;匪伊垂之則有餘,允謂便蕃之賜。”主試官很喜歡,擢為第一名。

紹興十五年科考,題為《代謝賜禦書周易尚書表》,我寫的是:“八卦之說謂之索,奉以周旋;百篇之義莫得聞,坦然明白。”尾句為:“但驚奎璧之輝,從天而下;莫測龜龍之秘,行地無疆。”亦被擢第。在另一篇《代福州謝曆日表》說:“神衹祖考,既安樂於太平;歲月日時,又明章出庶征。”正是用的《詩·鳧鷖序》“太平之君子

,能戒勉富貴保持業績不敗,神衹及父祖之靈都能得到安樂”,《洪範》庶征“歲月日時無易(不變),百穀用成(成熟),乂用明(治理開明),俊民用章(賢能得用)”,都是上下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