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
大學輔導員的工作要求我隨時調整自己的身份,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對症下藥。那麼多的學生,那麼多種不同的性格,為了做好工作,我時常要扮演各種角色,所以要時常告誡自己及時調整心態從容麵對工作。幾年工作下來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對我自己來說也是一筆豐厚的財產。總結一下,稱為“三戒”:戒“躁”、戒“急”、戒“惡”。
2003年9月寧波的天氣依然悶熱,潮濕的空氣和低氣壓讓我這個從小在北方長大的漢子出了一身的熱汗。今天是浙江萬裏學院開學報到的第一天,也是我從事教育工作的第一天,即使是悶熱的天氣也掩蓋不了我興奮愉悅的心情。早上8點要見到自己的“學生”了!嗬嗬,我是老師了!但是,初次見麵要怎麼跟學生打交道呢?這倒是讓我這個初來乍到的老師為難了,坐在辦公室裏我不停地思考著。正當我沉思的時候,辦公室走進四五個女同學問:“請問是朱老師嗎?”“是我,你們好!”“朱老師,我們5個人要換寢室,不換不行!”這時我頓時愣住了,怎麼上班的第一天就遇到這種事情。“有什麼問題,坐下說。”“我們不管啦,這個寢室我們一定要換,不換我們就不住進去……”5個女孩子像5隻嘰嘰喳喳的小家雀一般在我的耳邊叫個不停,讓我一句話也插不進去。而我也理不清她們的緣由是什麼。大約10分鍾後,來報道的同學陸陸續續地來到了我的辦公室,看到這樣的場景都“知趣”地站在一旁“觀禮”,看看我這輔導員怎麼處理。第一次麵對這樣的事情,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既要做得有教師風範,又要讓學生平息下來。我思索著,無奈之下:“好了!不要吵了!你們5個人馬上離開這裏搬到寢室去!執行命令吧!!!”部隊出身的我這個時候出現了急躁的一麵,但這個方法當時還是見效了,5個女孩子應該是被唬住了,頓時不再吵鬧,走出了辦公室。那些“觀禮”的同學麵麵相覷,場麵非常尷尬。接下來我就開始進行報到工作,偶爾我會聽到了一些聲音:“哇,這個輔導員不好惹。”“以後少跟他打交道,太厲害了!”“你以後收斂一點,小心他訓你哦,嘿嘿……”
大家竊竊私語,我的心裏也已經開始後悔,剛剛我應該用緩和點的方式處理。
通過換寢室這件事,我在同學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就這麼樹立了,而我本來平易近人的一麵就被掩蓋了。我曾一度試圖去挽回,但是效果都不怎麼理想。我給學生打電話,學生對我愛搭不理的,想找學生聊聊天、談談心又距我於千裏之外,他們時時刻刻提防著我,害怕一不小心被我臭訓,因為我是他們心中的“惡人”嘛!
此次事件值得我深深地反思,做學生工作不能簡單和粗暴,做人的工作需要的是耐心和細致。特別在高校中做學務工作,麵對有著自我思維模式的大學生來說,我要扮演的角色實際上就是良師和益友、慈母和嚴父。同時我也逐漸意識到他們是成年人不再是小孩子,他們的腦海裏已經有深厚的“尊嚴”、“麵子”觀念。他們在尊重老師的前提下也希望得到尊重和愛護。他們高興的時候需要我的讚賞,他們難過的時候需要我去撫慰。他們強調平等,希望在學習生活上,作為輔導員的我能和他們平起平坐,這樣他們才能放心地當我是朋友,是兄弟!深刻反思過之後,我決定“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