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會在一個表示性質特征的形容詞中發現暗喻,如我們講一個石頭人,一個頑強的作者,平靜的波浪,年輕力壯的時期等。有時又會在單個的動詞中發現暗喻,如:一生的時間飛逝,一年很快溜走。有時會增添某事來解釋暗喻,如他用榮譽來激起這個人的熱情,他用複仇激怒了他,等等。

第十八章 諷喻變化法

諷喻和隱喻的作用是一樣的。因為諷喻僅僅是隱喻的延伸。

如:他要放棄他自己駕馭的船。意思是,他要推翻這個國家,隨著這個國家的垮台,他自己也一定會完蛋。這種諷喻的方式在諺語文體和諺語中應用得很普遍。如濃煙導致大火。意思是,危險本可以迅速避免。又如有銷路的酒不需要無實用意義的裝飾物。這句話諷喻的是,一件本身有價值的事物不需要任何推薦。在這種形式的諺語中,用諷喻有時會導致意思含糊不清。如果您同有學問的人交談或通信,用這種形式是不恰當的。的確,在後一種情況中,甚至對一般的讀者也是不恰當的。因為不能以這種人人完全懂得的方式描寫事物,這就迫使他們去了解和學習一些事情。

第十九章 誤用詞變化法

誤用詞和拉丁語“妄用”(abusio)這個詞的作用一樣,它和隱喻的區別是:當我們使用一個詞來表達同這個詞本身相符的一種意義,卻又沒有適當的詞可用時,是妄用;而如果有適當的詞存在,就是隱喻。這就象我們稱一個殺害了自己兄長的人為弑親者一樣,而不用fratricidl(殺兄弟的人)這個詞。還有這樣一些說法:在我們洗澡的魚塘中不會有魚;人的力量是單薄的;遠大的計劃;用petty(渺小的)這個詞代替small(小的)這個詞。昆體良特別欣賞在演講中應用三層比喻,在這種形式的演講小,體現了直喻(similitude)、諷喻和拉丁字Piscina是洗澡池,按字麵講是“魚塘”。

隱喻混合在一起使用的魅力。就象西塞羅的演講:“狹小險流的海峽,你是否想到有如此多的變化,如此偉大,如此變化多端,有如集會中事件的騷亂和渦流,就象湖水的變化一般。讓白天過去,或者讓夜晚降臨,許多事往往被擾得亂七八糟,小小的謠言有時也會改變每個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