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對於一個演講家,他演講的特點應該是既能簡明扼要又能詞彙豐富
如果有人非常讚許荷馬的蒙尼勞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而不讚許尤利西斯,就會象冬天的積雪吞沒了奔騰的大河。也就是說,隻喜歡用簡明扼要的方式表達演講內容。但這並無害,因為最好的演講原則似乎是這樣的:或簡明扼要,或充分完善。柏拉圖和蘇依拉底明確的理由是:一個人能光明地撒謊和講實話都是才能。有什麼能比一個演講家應用各種變化的修飾詞豐富他的演講,並把同一演講加以簡練更好呢?就演講的簡練來說,誰能比一個人已準備好一係列廣博的語詞和數字,並能立即從中選出最恰當的簡練的詞語、作簡明扼要的演講更好呢?肯定地說,一個人想在一篇演講中增添內容和用什麼方式增添,要比從中刪去一些內容更快、更容易一些。關於思想的簡練,一個有學問的人,一個經常對一些重要事情深思熟慮的人,就能用最少的詞語簡明地表達主題思想,因為二者是關聯著的,學問是支柱。
第六章 關於那些想簡練表敘卻演講不得法的人
但是,如果我們想在講演中做到簡練,卻講演不得法,這是危險的。因為我們也許碰巧利用了不利於簡略表達的因素。這時雖然演講者隻講了幾句話,但即便如此,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多餘的。在另外的情況下,那些想演講而毫不得法的人,也許會出現這種情形:他們蒙尼勞斯(Menelaus),希臘神話中的斯巴達王。
雖然非常健談,但到演講時候,卻講得太少,把很多應該講的都遺漏了。
我們的原則是,在演講中,你要用盡量少的詞語概括事物的實質而無遺漏;同時也能用豐富的詞語詳述一件事物,而沒有囉嗦多餘的話。記住這個原則:你既能自由地仿效簡練,也能模仿亞洲人的詳述,還可以采取羅得西業人的穩健。
第七章 演講包括雙重內容
再者,我認為,正如昆體良所聲稱的,演講包括雙重內容,這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昆體良在讚美平達的優點時說,大部分愉快的演講包含思想和詞語兩個方麵。在這些演講中存在著同義、異義或字的一種文法形式,代替另一種文法形式(如複數代替單數-譯者);存在隱喻;存在交換字詞的方式;存在等力的,以及存在著這種獲得變化的其他方式。其它的取決於堆積、擴充、詳述、論爭、例子、說明、明喻、反詰、對比,以及類似的其它方式。這些,我們將在其它適當的場合詳細探討。雖然這些方式隨時都可以觀察到,但它們為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至於使人無法輕而易舉地將其區分開來。它們一環套一壞,所以我們隻能在理論上進行分析,在具體事實和實踐中就無法分辨。而且,就教學的目的而論,我們也不應為了沒有區分這樣甚微的差別而受到譴責。
第八章 這種訓練有什麼用處
為使勤勞的年青人能熱切地效力於此種研究,我將用幾句話講一下這種訓練的用途。首先,這種訓練是為了使演講者在各種演講中,通過不同的方式,保持良好的風度。這不是一個小問題。
特別是這種訓練將使演講者在避免重複的問題上受益匪淺。重複同樣的詞語或表達是演講中最忌諱的惡習。這種惡習不僅不合禮儀而且令人生厭。需要重複講的事情是很少的。演講內容貧乏,我們將會陷入茫然的、不知所措的境地,或者會象杜鵑一樣地重複同樣的詞語,而無法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就違背了雄辯術的要求。演講者將會處於尷尬的狀態中,並使我們可憐的聽眾疲憊不堪,產生厭煩。比重複更糟糕的是用同一種語調。正如昆體良所講的,演講自始至終采用同一語調,沒有充滿魅力的變化,就會使演講單調、乏味和沉悶。即使最有耐心的聽眾也無法忍受自始至終毫無變化的、平板單調的演講,哪怕這演講很短也是不行的。不斷變化語調的演講有極大的力量,甚至可以使一般化的演講也變得似乎不那麼粗糙了。自然界特別喜歡變化,在如此形形色色的事物中,她都付予了它們驚人的變化技巧。人們的眼睛能看到很多東西,這正是由於多變的景色所致。同樣道理,人的大腦也經常渴望研究看到的新東西。如果事物總是毫無變化地重複刺激大腦,大腦就會開小差,感到厭煩。這樣,演講的功用就會消失。如果演講者準備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思想,就如著名的布魯特斯說的,這個大錯就會很容易地避免。事實上,這個訓練也同樣很有益於即席演說和寫作技術,它將使我們擺脫躊躇不決和沉默寡言的處境。有這麼多可以隨時準備講話的原則,演講者即使匆忙開始演講,也可以隨意地、毫不困難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它在理解作品、翻譯外文書籍和寫詩方麵,也會對我們有極大的幫助。隻有通過對演講原則的訓練,我們才不會經常地表現出困惑不解、魯莽或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