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讀書劄記與序言點評(5)(2 / 2)

教學研究的生命在於求真,探索大麵積提高學生寫作素養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遠。我真誠地期待有更多的語文教師和教研人員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同時,我也真誠地希望廣大語文教師和關心語文教學的同仁認真讀一讀這本凝聚著佐紅星、馬精憑老師心血的著作,我更期待著佐紅星老師和他的合作夥伴們將有新著作問世。

借文化甘露潤學子心田

——《中小學實用名言集解》序言

一個長期從事語文教學的優秀教師深知訓練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能力是塑造學生日後學習、工作、生活最重要的語言素質。靳義堂老師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在工作之餘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庫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名言警句,通過精選,編輯了這本《中小學實用名言集解》。《中小學實用名言集解》旨在從日常積累語言、實際運用語言方麵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一種借鑒,的確是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

中小學語文老師普遍感受到:目前可供中小學生閱讀的圖書雖然很多,但相當多的中小學生寫作時仍表現出語彙貧乏,語言枯燥,空話、套話多的現象,許多高中生的習作依然是童稚化的語言。究其原因,一是拋開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去學習語言;二是不注意語言材料的積累和語言操作能力的訓練。如學完了《嶽陽樓記》、《醉翁亭記》。不少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或許能把某些段落背下來,但對文中警句的理解、記誦卻是混亂的,更談不上運用了。《中小學實用名言集解》正式基於上述認識,從民族文化寶庫中選出適用於中小學生的名言警句,幫助中小學生積累語言,培養語感,以利於隨時記誦,豐富語彙,運用於書麵和口語表達。

《中小學生實用名言集解》選錄名言警句604句,主要從我國古代、現代詩歌、散文和其他文學作品中選錄,也有少量的口頭流傳名言,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選錄的名言一般多選對稱句,單句的不選,目的是便於記誦,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絕句一般分成兩組選錄,超過四句的不選。在體例上分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編排。每類中,按曆史線索從今至古排列。每組名言包括以下內容:1.名言的出處、作者;2.注解或譯文;3.簡要的評析。作者這樣編選的意圖在於:按語言形式來分類可以避免交叉現象,而又由易到難,便於記誦。

翻閱書稿有三點很深的感受:一是所選錄的名言警句內容豐富,有立誌、學習、寫作、生活哲理、倫理道德、待人接物等方麵的內容;二是實用性強,多是書報中常見、常用的,理解、記憶後,可用於習作、口語表達;三是作者的注釋和譯文準確,評價簡明,有利於學生理解、消化。

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梁衡在慶賀《語文學習》創刊20周年的賀詞中說:“語文是民族的根基,語言教育是一項基礎建設,其意義除文化方麵外,又更在政治方麵。”《中小學生實用名言集解》的編輯、出版正是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為語文教育增添了一塊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廣大的語文教師期待著這本集子在對學生陶冶情操、訓練語言方麵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初中生研究性學習策略研究教學案例集》

序言

親愛的朋友,此刻,您已經翻開了這本案例選編,開始了你和案例作者——課題研究實驗教師的對話。

這本案例選編中的作者都是教育部規劃課題《初中生研究性學習策略研究》實驗學校——石嘴山市第四中學、石嘴山市第九中學、太西集團第四中學、惠農區廟台中學的年輕教師。這些教師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熱潮的激勵下,更新課程理念,轉變教學行為,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孜孜以求地探索著初中學生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建構曆程和學習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應該承認,實驗教師從以往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式轉變到新課程的理念和教學方式,不僅是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的變革,更是他們教學實踐的創新和職業生命的升華。這個過程使他們經曆了認同和感悟:實驗教師接受新課程的理念和研究性學習的策略還隻是一種認同,要把這些新的理念和策略付諸教學實踐,才能有真切的感悟。或者說,集子中的案例是認同和感悟的結晶。這本案例選編收錄了56篇案例,入選的案例是從近百篇實驗教師的案例中選取的有代表性的篇目。案例選編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案例、理念、策略。這是構成這本集子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