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特·專·活”拓展市場新空間——《金華晚報》拓展廣告運營模式的實踐(1 / 2)

葉福忠範貞洪

作為金華日報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金華晚報》,在辦“特色晚報”、“活力晚報”的旗幟下,依托金華晚報推出的特色專欄、專刊及新聞策劃活動,開展“特色經營”,拓展市場空間,使金華晚報廣告刊登額保持了穩步增長的態勢。

一、以特刊之“特”,吸附廣告

《金華晚報》在保持每月有重要策劃報道的同時,根據節假日的需要,及時策劃推出服務讀者的特刊,策劃的特刊新鮮、可讀、時尚。由於這些特刊特在有個性,具有濃濃的都市報風味;“特”在內容服務性強,體現了讀者意識;“特”在版式時尚、新穎,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為吸附廣告創造了條件。廣告中心為此與晚報編輯部緊密配合,一年多來,編輯出版了20多期特刊,每期特刊為廣告增收幾十萬元。比如:2012年元旦,《金華晚報》推出了“你好·2012”特刊;農曆春節前夕,先後推出了“龍年過年寶典”和“龍騰福到”特刊;2月14日情人節前夕,先後推出了“愛情不死”和“因為愛情”特刊;金華市第六次黨代會召開前夕,推出了“崛起·金華”特刊;金華市“兩會”前夕,針對金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金義都市新區的戰略決策,推出了“讀城·八婺文化”、“金義都市新區:核聚變”等特刊;“3·15”前夕,策劃推出了“3·15”特刊;3月30日推出“清明節”特刊;中秋節推出“月亮在歌唱”特刊;重陽節前推出“重陽節”特刊;與金華市金融部門聯合推出的“金動力”特刊,與金西開發區聯合推出的“我要去金西”特刊等。

比如2月14日情人節前夕,為迎合現代年輕人的閱讀口味,吸引年輕人的眼球,《金華晚報》分別策劃了兩期“情人節特刊”。特刊出版前,廣告中心工作人員與編輯部有關編輯共同努力,圍繞兩期特刊的主題“愛情不死”和“因為愛情”精心組稿,並拿出策劃方案,與有關商家聯係廣告業務。因為兩期特刊主題明確,特色鮮明,很有文化味,商家看了策劃方案後都覺得值得投廣告,有的商家還與晚報聯合推出了購物、娛樂等係列優惠活動。兩期特刊分別於2月9日、2月10日推出後,不僅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宣傳效果,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僅“情人節特刊”,就為《金華晚報》創收廣告20多萬元。

2012年上半年的樓市廣告,對大部分紙媒來說是不樂觀的,《金華晚報》房產廣告卻在2012年取得了增長49%的好成績,這與《金華晚報》出版的幾次經營性特刊是分不開的。比如,推出的“樓市寶典”、“樓市沙場秋點兵”特刊。值得一提的是,廣告中心與《金華晚報》編輯部共同策劃推出的“樓市沙場秋點兵”特刊,是金華秋季房博會活動方案中的重要一環。在2012年四季度置換型樓盤按捺不住的情況下,借力房博會出版了該專刊,主要內容包括:圖解房博會、對話、尋寶、金華好樓盤等和中央或地方電視台知名欄目相類似的子欄目,把房博會服務性內容串聯起來提前展示給讀者,通過互動性活動幫助參展商售房,這期“樓市沙場秋點兵”專刊取得了參展商的認可,最終實現了百萬元的廣告收入。

二、以專欄“專”,整合廣告

針對省城媒體入駐金華搶占廣告市場“蛋糕”的實際情況,廣告中心利用《金華晚報》改擴版的契機,進一步清晰細分市場,以專欄進行精耕細作,發揮晚報的周刊特色和優勢,搶占先機,積極拓展廣告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011年7月1日開始,《金華晚報》正式增量改版,新出B疊,打開新空間。這次改版,形式和內容都作了相應調整,版麵從原來每周132個版擴為每周144個版。周一為4開16版;周二至周五分A、B疊,A疊為4開16版,B疊為4開12版。時尚周刊、成長周刊、宜家周刊、人文周刊統領B疊,然後周刊之中又設置刊中刊,進一步整合版麵資源,對一些版塊進行細分,清晰內容,達到可讀性和實用性的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