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氣氛”(climate)是指在班級中所彌漫的一股“感覺樂音”(feelingtone)。這種氣氛或者說感覺樂音的組成元素是師生關係,每個人的情緒、價值與態度。氣氛的形成與學習、作業、學生們的自我概念都有關係,當然也與學生在學校活動中的各種體驗有關。不良的課堂氣氛充滿著喧嘩騷動,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漠不關心甚至互相憎惡。這種課堂氣氛壓抑了學生的學習,學生們感覺是在高壓下學習(他們會因此討厭教師和學校)。高壓下的秩序也讓學生們害怕犯錯。他們的服從隻是為了避免教師的報複。反之,一個好的課堂應該是充滿著溫馨和諧的氛圍。空氣中飄散著友善與接納,是鼓勵的、幫助的,沒有太大壓迫感。這種氣氛能鼓舞大家在充滿喜悅與成就感的心情下學習。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要想在課堂上有較為滿意的師生互動,就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課堂上這種高效的師生互動有助於創造出融洽和諧的氣氛。教師應該了解並具體實施下列三種基本的人際關係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1)一般人際關係技巧。主要指在一般場合的人際關係技術,包括四個方麵:友善、積極的態度、傾聽與讚美。友善:通過對學生微笑,私下稱呼小名,關心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等等方式,教師可以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親密度上升之後,學生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老師。積極的態度:是指我們凡事均要以積極光明的心態去麵對。當遇到困難時,我們尋求解決之道,而不是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傾聽:傾聽表示我們對交談的對方真的感興趣,這是建立良好關係的第一步。它能顯示我們十分看重對方的意見,而且由於意見的交流,可以增進溝通的品質。真誠的讚美:誠然每個人都願意聽見來自他人的讚美。但虛偽的讚美有時反而如同一隻銳利的毒箭,刺傷人心,所以,讚美應當真誠,即“物”有所指,“人”有所指。(2)師生之間的人際關係技巧。要求教師:關注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互信合作的基礎;運用口頭或行為強化策略來顯示教師的支持、鼓勵、了解與讚許;樂於幫助學生;能為人師表。(3)教師與家長的人際關係技巧。教師應通過書麵通知、電話等方式,與學生家長保持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