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國外教師行為表現的評價(1)(2 / 3)

6.製定發展性計劃。提高與發展在評價中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校長必須要理解並清楚地表述發展的目的。在形成性會議召開之後,要針對各個教師的行為表現的特點為所有的教師製定一份發展性計劃。發展性計劃一般包括對所要達到指標和標準的陳述,完成目標的活動和資源的敘述,評價的日期和方法以及教師和校長的評論等四個部分。

(1)辨別指標。製定發展性計劃的第一步是要對提高的行為指標進行辨別。一般來說,一份職業發展計劃針對一個指標來進行,比如在教學領域、人際關係領域或是在職業責任領域等。但具體的目標允許有多個,具體的目標就是指所要發展的具體的行為或技能。

(2)達到目標的程序。在這一部分,主要列出為達到上述目標,校長、教師以及其他負責人要做些什麼工作、需要哪些資源、需準備哪些活動,所要進行的計劃和反饋以及所實施活動的機會等。

(3)評價的方法和日期。評價的方法是不受任何限製的,但要比較分析看看哪種評價方法最合適。評價的日期可以分為長期日期和短期日期。短期的日期一般在計劃製定後的數天或數周內進行,主要檢查教師行為的改變情況。在長期目標的檢查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教師行為的改變,還要注重教師對這一行為的內化程度,即是否把這種行為作為自己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了。

(4)校長和教師的評論。編製計劃以及完成計劃後要給教師寫評論的機會,評價的內容要圍繞這個計劃來進行。校長在製定計劃時要注意這幾點:A.要為每位教師製定一份發展性計劃,而不隻是在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中有問題的教師,這樣才能強化評價的發展特性。B.發展性計劃應具有提高性和豐富性。所謂提高性是對在信息收集過程發現在某一方麵有問題或不足之處的教師來製定的計劃,通過完成這個計劃使教師得到提高,從而達到期望的水平。所謂豐富性是指對在信息收集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問題的教師而製定的,以期待在更廣的領域和更高的層次上有較大的發展。C.給教師製定的提高性發展性計劃並不意味著在最後對教師的評價就為不合格。相反,隻要教師和校長能夠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較好地合作,所有的教師都不會在最後收到不合格的結論。D.發展性計劃要有校長和教師共同來完成,而不隻是校長自己的事情,這樣製定的發展性計劃才有針對性,能更好地被教師接受和認可。E.假如發展性計劃沒有按期完成,校長、教師就應當檢查是否是計劃製定得不合理,或者是不是因為為完成計劃的活動設計的不合理,或者是缺少充足的時間和資源。總之,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對這個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

7.總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是在信息收集和形成性會議召開等形成性評價的基礎上而進行的最後一個階段。因為總結性會議在校長開會之前就做好了決定,因而較多的是校長的講話而不是交流。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形成性評價的情況對教師是否達標所做的一個最終評定。對教師的最後評定主要是教師滿足期望的行為和未滿足期望的行為兩大類,評定的依據依然是針對上述的指標和標準。在總結性會議過程中,教師的態度對於整個會議氣氛的營造起著重要作用。有時教師會認為自己達到了期望的行為,而校長卻沒有給他這樣的判斷,因而會出現教師的抱怨和不滿。有效的交流以及校長作出正確判斷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總結性評價的頻率不要太頻繁。總結性的評價越是頻繁,教師對於評價的態度就越消極。一般對於新教師一年進行一次,而對於有較長任教年齡的教師三年進行一次較合適。總結性評價之後,還應當賦予教師複核和上訴的權利。

國外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全球一體化和知識經濟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世界各國都把目光投向教育改革。教師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參與者,沒有教師的質量就沒有教育的質量。因此,不同國家都從各個方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並對提高教師素質進行了一係列的探索。概括起來主要包括這些方麵:

1.教師的思想道德和職業素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教師的高尚道德和良好行為修養,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熱情、堅定、同情、關愛、耐心、自製等優秀的教育品質和獻身未來的職業理想。如法國強調增強教師的職業責任;美國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品德;有的國家甚至還規定教師就職宣誓製度,以表明忠於教育事業,恪守教師職責。

2.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是指教師所具備的科學文化知識結構及其程度。其內容包括科學、哲學的理論修養;廣博的相關科學知識;基本的教育科學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等。如英國要求教師必須精通至少一門的課程領域;教師必須經過課程教學的培養和實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