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縣清代文書檔案 四川省檔案館藏。計十一萬三千餘卷。時間跨度自清乾隆元年(1736)至宣統三年(1911)。該檔案曾經四川大學曆史係整理,仍按吏、戶、禮、兵、刑、工等分房立卷歸檔;又按政務、農業、工商業和手工業、交通運輸、財稅、金融、文教衛生、軍事、司法、重要事件分類,以朝代順序排列。其中司法檔案近十萬卷,占其絕大部分,按訴訟性質與問題,分為司法體例(總類)、命案、地權、房屋、借貸、欺詐、家庭、婦女、商貿、鬥毆、盜竊、租佃等二十一個專項。巴縣檔案內容涉及農工商業、財政金融、司法文化、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麵,為清代縣衙檔案的又一重要遺存。
直隸順天府檔案 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藏。順天府為清代京畿地方行政官署,現存檔案自雍正起,至宣統止,共4萬餘件。其內容分為:職官官製、民政警務、憲政、法律詞訟、財務金融、工業交通、農林商務、外事往來等等。其中各縣衙門檔案如寶坻縣檔案等,涉及清代地方社會行政、司法、民事等諸多方麵,研究價值很高,已被學者關注和利用。
江蘇太湖廳檔案 南京博物院藏。本屬清代蘇州府太湖廳衙門檔案,現存110件。同檔案又有31件,現藏於日本國會圖書館。南京博物院所藏太湖廳檔案,起自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止於宣統元年(1909年)。這些檔案有官府上下行文書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文書,其內容豐富,尤以訴訟文書居多,保存有數十個案件的檔案資料,並涉及洞庭商人活動、錢糧征收實態、銀錢比價、環境整治、治安教育等地方社會諸多方麵,實為難得的清代江南地方文書檔案。
安徽南陵縣檔案 安徽省檔案館藏。計數百件。時間跨度為清光緒十年(1884)至二十年(1894)。係清末南陵縣衙承辦訴訟案件遺存檔案,保存比較完整,其中有縣衙治理詞訟的四柱清冊,緝拿人犯的差票、批文,各種民事、刑事案件的訴狀、稟狀、判詞等。亦屬珍貴的地方訴訟文書檔案。
台灣淡新檔案 台灣大學圖書館藏。計一萬九千餘件。淡新檔案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淡水廳、台北府及新竹縣的行政與司法檔案。經戴炎輝教授等主持整理,檔案現分為行政、民事及刑事三門,門下並分類、款、案、件,內容豐富,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台灣行政、司法、經濟、社會等的極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淡新檔案以其最具規模、完整係統及時間跨度長等,而成為現存的清代台灣省、府、州、縣廳署檔案的典型代表,亦是中國明清地方文書檔案遺存的重要代表之一。
內蒙古盟旗衙門檔案 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藏有內蒙古東部墾務檔案彙集、呼倫貝爾都統衙門檔案、喀喇沁旗劄薩克衙門檔案等,計五萬餘卷。多為蒙、滿文字文書。檔案內容有王公世襲、官員任免、軍事駐防、關防刑獄、民事訴訟、人丁戶口、蒙旗墾務,災民救濟等等。對內蒙古地方史和民族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如喀喇沁中旗劄薩克衙門檔案,共三萬八千餘卷,為該旗衙門與理藩院、卓盟盟長、同盟各旗之間來往文件,以及辦理旗下各種公務文件,其中有官員任職、兵丁名冊、戶籍統計、救災賑濟、旗倉收租、土地分放等等。文書90%以上為蒙、滿文,尤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