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老年教育理念問題的研究(2)(1 / 3)

(二)老年教育理念現代化是廣大老年學員的迫切願望

中國是一個快速老齡化的國家。根據2010年國家人口普查統計,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77億,預計2013年將突破2億,2025年突破3億,2033年突破4億,2050年前後達到頂峰4.8億左右。另根據有關調查數據分析,在這些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又有20%的老年人具有進入老年大學(老年學校)學習願望,並且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具有進入老年大學(老年學校)學習願望的人會越來越多,對老年大學軟硬件條件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實現老年教育理念的現代化,引領老年教育界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使老年教育成為人民滿意的教育,是符合廣大老年學員和億萬中國老年人的願望和要求的。

(三)老年教育理念現代化是老年教育實踐發展的精神力量

中國老年教育經過二十幾年的實踐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讚譽,其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老年教育理念的引領。理念作為“以一定的理論為基礎的、實際指導著實踐的思想觀念”,決定著實踐發展的方向、性質、過程和成效。中國老年教育在先進的老年教育理念的引領下,走上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老年教育發展之路,得到廣大老年人的歡迎和支持。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老年教育現代化勢在必行。理念現代化是實現老年教育現代化的前提和思想基礎,沒有老年教育理念現代化也就沒有老年教育實踐的科學發展,老年教育現代化也就不可能實現。

第二節中國老年教育的理念體係

宏大時空的重大實踐都是係統工程,它的理念也是個群體,也有個係統。中國老年教育的實踐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中國老年教育理念由單一理念、少數理念擴展為由諸多相關理念組成的理念群,進一步成為按照具體內涵、邏輯聯係和相互關係排列起來的多層次的理念體係。中國老年教育理念體係包括以下諸方麵理念。

一、關於老年教育的前提性理念

所謂“前提性理念”是老年教育所屬的整個教育事業和老齡事業的理念,能否確立這些的理念,關係到老年教育的生存與發展。黨政機關沒有這些理念,他們就忽視老年教育,不把它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社會各界沒有這些理念,他們就不關心老年教育的發展,缺乏支持老年教育的心;老年大學的工作者沒有這些理念,他們就自覺性不高,堅韌性不夠,辦學思想模模糊糊,工作勁頭時大時小。那麼,哪些是中國老年教育的前提性的理念呢?主要有:

(一)“以人為本”的理念

“以人為本”是中共中央提出的全黨全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轉化為理念,應該從“理論觀念”“價值觀念”“實踐觀念”三個方麵去界定。我們的界定是,“以人為本”是說人是曆史的創造者,人民是曆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按:這是反映性的理論觀念);是說人是世間最可寶貴的存在,人是我們一切工作的目的,人民是我們需全心全意為之服務的唯一對象(按:這是評價性的價值觀念);是說我們必須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民族複興大業而奮鬥,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各個階層、各個團體、各個方麵的矛盾,保障人民和諧而謀劃,為尊重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使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而獻出愛心(按:這是規範性的實踐觀念)。真正確立這樣的“以人為本”理念,辦好老年教育才有根本前提。

(二)“終身教育”的理念

我們在本書的“導論”中已經論述過“終身教育”思想,我們再在這裏從理念的角度加以論述。“終身教育”的思想是由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於1965年提出的。日本學者池田容一在其著作中全麵係統地闡述了這一思想。他寫道:“新的教育概念應該是怎樣的?那就是人們有了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欲望、要求時,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對其要求都能適當地給以滿足。在這樣的新的概念下,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由原有的各種不同的教育活動的狀況、形式所形成的相互隔絕的牆壁必須加以清除。也就是說,教育是在人類存在的所有部門進行的。人格的發展是通過人的一生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