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老年教育理念問題的研究(1)(2 / 3)

為了理解這樣的“理念”界定,我們僅舉“市場經濟”理念為例。它應該由三句話、三個觀念組成:第一句話是“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不可逾越的階段”,這句話是反映客觀規律的,所以說是“理論觀念”;第二句話是“市場經濟是迄今為止最好的配置資源、推動發展、實現公平的經濟形式”,這句話是評斷價值的,所以說是“價值觀念”;第三句話是“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必須同時改革‘公有化’的所有製結構”,這句話是直接指導實踐的,所以是“實踐觀念”。由此例可以看出:理論觀念、價值觀念、實踐觀念的有機統一,構成我們所說的“理念”。

為了正確界定和準確掌握“理念”,筆者認為必須厘清以下兩對關係:一是理念與概念的關係。“理念”和“概念”不同。在外語中它們也是兩個詞。如德語中,理念為Idee,概念為Begriff。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它同“判斷”“推理”共同構成理論思維的“磚瓦”“牆壁”“屋架”。而理念呢,是概念與客觀性統一起來的思想產物。概念停留在思維領域,它始終是概念;隻有與客觀實際相結合,發現其本質,評價其意義,製定出改造、創造的方案,才能建立起理念,用於轉化為實踐。二是理念與觀念的關係。觀念的德文為Vorstellung,是指某種看法、某種思想,在洛克(JohnLocke,1632-1704)等經驗論哲學家那裏,“觀念”是對物的感覺和心靈對感覺的反省所形成的意識。

表象或事物在人們頭腦裏留下的概括形象。在很多情況下,觀念與理念是可以互用的。按照我們上麵對“理念”的界定,“觀念”是分析性的,區分為“理論觀念”“價值觀念”“實踐觀念”,這三個概念的總和稱為“理念”。

二、中國老年教育理念的來源與形成

作為直接指導中國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和老年大學辦學實踐的老年教育理念在中國的出現和流行,是與中國老年教育的實踐發展同步的。回憶和分析老年教育理念在中國的流行過程和現狀,可以發現,中國老年教育理念主要源於以下三個方麵,並在這三個方麵的相互結合的研究中逐漸產生並形成體係。

(一)中國老年教育理念來源於中國老年教育的豐富實踐,形成於實踐經驗的總結

理念從根本上說來源於實踐,中國老年教育理念也是這樣,在中國老年教育的實踐中產生、發展、提升並形成體係。1995年,中國老年教育界根據中國教育的實踐特別是老年教育的實踐,總結提煉了中國老年大學的“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的20字辦學宗旨,它經過實踐的檢驗,被證明是可行的,得到中國老年教育界和廣大老年學員普遍接受和歡迎。在堅持這一辦學宗旨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係列老年教育的新理念。如有的學者提出,老年教育不僅是向老年人傳輸知識,幫助他們更新知識,而且要“開發他們潛在的能力”;不僅要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而且要幫助他們實現“社會價值”。這樣就產生了老年教育是開發性教育和它的目的在於培養現代老年人的新理念。

(二)中國老年教育理念來源於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形成於“古為今用”的研究

黨的十七大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麵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