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老年教育規律問題的研究(3)(3 / 3)

這就是說:經濟決定政治,經濟和政治共同反映為文化;文化服務和影響於政治,進而服務和影響於經濟。需要注意的是:毛澤東講的文化是狹義的、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廣義的文化則包括不具意識形態性質的各種社會意識形式,它們是:科學技術,社會共有的基本道德準則、各種審美形式、各種文藝形式。

(二)教育活動的跨社會層係性質

傳統的說法是:教育屬於上層建築,它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這個觀點不能全麵反映教育活動的實際。從教育的內容看,學校教育,第一是教“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第二是教知識形態的經濟基礎(經濟學);第三是教知識形態的政治上層建築(政治學、軍事學、管理學、法學);第四是教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築(哲學、宗教、道德、文學、曆史);第五是教廣義文化的各種知識。那就是說,教育活動是教學生把握反映全部社會形態的知識、技能、德行的活動。從教育的目標看,學校要培養社會形態各個層係所需要的人才,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所有層係的改革、建設、發展服務。從教育的功能看,教育既有社會意識形態功能,又有非意識形態的功能;既有為國家提供各種人才的功能,又有為每個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生命價值的實現、生命體驗的美化而服務的功能。由此可見,教育是跨社會層係的社會活動,它同各個社會層次有著廣泛的聯係。

(三)老年教育與社會結構總體相互聯係的規律的簡要表述

老年教育是社會的教育體係的組成部分,它同樣具有跨社會層係的特點。老年教育同社會總體的必然聯係可表述為:以老年人生活其間的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現狀為基礎;以老年人需要學習的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最新發展為內容;以對老年人的個性化和社會化培育為使命,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發揮老年人特有的作用:三者辯證統一,共同構成老年教育的外部規律。

第三節老年教育內部規律的探討

我國已經建立起老年教育的體係並且在逐漸擴展。28年來的辦學實踐已經顯示出它內部諸要素之間的複雜關係。這些關係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必然性就在偶然性之中。我們的研究任務就是:從種種似乎偶然的聯係中,發現它們的必然聯係,從而表述由此而所形成的規律。

一、老年教育的總體設計、時代變遷、學員需求發展

三者的必然聯係如前所說,老年教育的初級本質就是它是“補需性”的“按需教育”。我們就從這裏進一步發現老年教育的內部規律。

(一)我國老年教育的總體設計

研究我國的老年教育,我們發現有兩種“總體”:一是全國的老年教育體係或者一個省、一個地所建構的老年教育網絡。我們稱之為“宏觀總體”。二是一所所老年大學,它們“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也都形成“總體”。我們稱之為“微觀總體”。我們來分別看一下它們各自的“總體設計”。

1.我國老年教育宏觀總體設計的“2+X”模式

我國老年教育宏觀總體格局是老年教育在全國發展的進程中逐漸形成的。反映這種格局的模式我們稱之謂“2+X”模式。所謂“2”,是指縱向貫通、橫向拓展的二維格局。縱向貫通,就是沿著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鄉鎮、農村、社區這一條從上到下的縱向路徑來發展老年教育;橫向拓展,就是調動地方辦學、企業辦學、部隊辦學、院校辦學、機關辦學、私人辦學等諸多方麵的積極性,聯手發展老年教育。從而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二維格局,使神州大地處處有老年教育,逐步形成多數老人都能接受終身教育的全覆蓋局麵。這是對我國老年教育的總體設計。

所謂“X”,就是在構建老年大學(學校)這個老年教育主體的同時,還輔之以其他多種學習形式,如遠程教育、社區教育、家庭教育、班組培訓、自學互學等,幫助居住分散、行動不便、不能入學的老人接受終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