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研究和建構老年教育學,其教育哲學方麵的學術原理必須加以闡明。20字“辦學宗旨”具有直接性,一看便知,但更深刻的學理就潛含在其中。前已指出,2003年宣城會議對老年教育最高理念——“提高全麵素質,創造幸福生活”的論述就是從20字“辦學宗旨”中挖掘出來的。關於老年教育本質、老年教育目的、老年教育價值等教育哲學問題的探討,同樣是在老年教育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進行的。

(二)通過老年大學教學經驗的總結,探討和建立中國老年教育學的教學論、課程論、管理論

28年來,在老年大學的教學實踐中被人們關注較多的有三個問題。一是施教原則問題;二是課程設置問題;三是師資隊伍建設問題。這些問題隻能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逐步解決。對於施教原則,我們在一開始就知道要“按需施教”,然而什麼是老年學員之“需”,用怎樣的教學來滿足老年學員之“需”,仍要在實踐中去找到答案。通過反複的實踐,我們懂得,老年學員的需求是發展的和不斷變化的,我們的教學必須創新;而在創新經驗的積累中,我們又推出“創新教學”的理念。教學創新是分析性的概念,指謂一個一個的創新行為;創新教學則是總體性的概念,指謂老年大學的教學在總體上具有創新性質。對於課程設置,28年來積累的經驗非常豐富。如:“教育超市”式的廣泛性設置;梯度提升的層次性設置;由淺入深的遞進性設置;主動創意的引導性設置。這些經驗,先由各個學校總結出來,很快在全國老年教育界形成共識。其間,蘊涵著老年教育的特殊規律。對於師資隊伍建設,新的經驗不斷湧現出來。如徐州老年大學分設“班主任組織”和各科“教學部”,前者負責教學行政管理,保障教學秩序的穩定;後者把教師吸收進來負責大綱製定、教材編寫、教法研究,保障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如哈爾濱老年人大學,招進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來校任專職教師,使教師隊伍專兼結合。再如福建晉江市老年大學,聘請外籍教師講授英語,大幅提高外語教學質量。我們從這些新鮮經驗中可以把握到老年大學師資隊伍建設的規律。

(三)通過校園和諧文化建設經驗的總結,探討和掌握中國老年教育的德育論

大力推進學校的和諧文化建設是中國教育的一般要求,而“德智體美全麵發展”是一切學校都必須貫徹執行的教育方針。問題在於老年教育應該怎麼做?有怎樣的特殊性?這也隻能首先依靠實踐經驗來回答。我們注意到武漢老年大學、吉林省老幹部大學、金陵老年大學的經驗。武漢老年大學把“校園和諧文化建設”當做貫穿在老年大學全部工作中的精神要求來抓,特別是當做所有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來抓,取得明顯效果。吉林省老幹部大學著力進行校園文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校園和諧文化環境建設,讓優美的、文化意蘊深厚的環境發揮教育功能,使所有老年學員得到文化的熏陶。用他們的話來說:“校園環境和教室環境是最直接、最直觀的教育場所”,要讓標牌講話,讓牆壁發聲。金陵老年大學注重校園文化精神的培育。他們從建校以來所發揮的精神優勢中來概括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精神表述。初步提出四點:一是重視學科教學的文化精神的揭示、重視高品位文化活動的開展的“崇尚文化”的精神;二是重視深入的學術研究、重視實際工作決策的理論思考的“深沉思索”的精神;三是強調孝老尊老愛老、對老年學員的關懷要無微不至的“泛愛至愛”的精神;四是強調創新辦校、質量建校、人才興校的“奮進精進”的精神。老年教育必須包括德育,上海老年大學開展“樹立老人風範”“評選風範老人”等生動活潑的德育活動,是在老年大學推進德育的好方法,值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