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老年人在休閑時間內開展的學習、教育活動

首先要弄清“休閑”這個詞的內涵。休閑不等於娛樂,不等於遊玩,更不等於無所事事,混沌度日。“休閑”的科學界定應該是“人在‘自由時間’所從事的所有活動”。什麼叫自由時間呢?馬克思說:“自由時間——不論是閑暇時間還是從事較高級活動的時間——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變為另一主體,於是他作為這另一主體又加入直接生產過程。”我們可以把馬克思所說的“從事較高級活動”稱為“積極休閑”,從而給出上述的定義。.屬於“勞動時間”的教育,帶著準備就業或已經就業而借以提高勞動能力的意義,它有著不可避免的功利性;相反,屬於“自由時間”的教育,則克服物化,完全為人自己。人們往往把休閑等同於玩樂,而不區分日常消費型度日和“較高級活動”即創造性活動。這就會誤判老年教育的性質和意義。

2.它是自由、自覺、自主的學習、教育活動

“自由”,這是顯然的。老年人進入休閑狀態,他擺脫了諸多的外在幹預,不再受人類在一定階段內的社會分工的束縛,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活動方式,變換自己的活動方式,握有生活的自由權。到老年大學來學習,這是許多老年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他的晚年生命同在老年大學的學習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自覺”,這也是顯然的。到老年大學來,是他生命遺憾的彌補,素質反思後的完善性選擇,個人興趣的所在。所以,不但自覺,甚至有求愛般的急切,他當然是自覺地學的。“自主”,這同樣顯然。“自主教育”“自主學習”,是國際教育界的新理念。然而,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中,學生被考試的分數牽著走,家長的一相情願拽著走,歸根到底是被市場規律拖著走。隻有在沒有任何功利計較的老年教育中,“自主教育”“自主學習”的原則才真正得到實現。

3.它是完整意義上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活動

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原則,涵蓋著二重意義:一是“以人民為本”。中央的正式解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必須“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創造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人民共享。”這就是說,人民既是曆史的創造者,又是曆史運動的目的。為此,必須按照“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原則,使社會各個階層各居其位、各得其所。二是,“以個人為本”。在“以人民為本”的同時,必須尊重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十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把“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總綱”,宣示了黨對於每一個人獲得尊嚴的承諾。在教育問題上,我們貫徹“以人為本”,應當在人民的視角下,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全體人民的素質;在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態度上,尊重他們的意願和要求,使他們自主自由地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正是在後一點上,我們的基礎教育存在嚴重的局限性。由於社會分工的製約,市場競爭的壓力,學校之間和學校內部的比拚,家庭或脫困或飛黃騰達的企求,學生於是背負著巨大的壓力,相當程度上隻能適應社會而失去自我。老年教育則有所不同。黨和國家辦老年教育,一是為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為人民謀福利,二是為每一個自願學習的老年人提供服務,他們完全擺脫功利約束、離開比拚狀態,每一個老年人都能以自己為目的。所以我們說:“老年教育是完整意義上的以人為本的教育”。

(三)“老年教育”和“老年教育學”的定義

“老年教育”的定義,在內涵上應當反映中國老年教育的客觀本質,在邏輯上應該是“教育”定義加以老年教育的特殊規定的限製。前麵說過,“教育”的一般定義是:“它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將這一定義作為“教育一般”,將老年教育的特殊本質作為“教育特殊”,將二者結合起來,就可提出“老年教育”的定義。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張文範會長曾把“老年教育”定義為:“它是老年人在新的社會化過程中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有目的的學習活動,是老年人提高自身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素質教育活動。”這個定義有三個“意義域”:一是老年教育的本質,指明它是“老年人自我完善的素質教育”;二是老年教育的直接目的,指明它是為了老年人提高生命生活質量而進行的教育;三是老年教育的社會目的,指明它是使老年人“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而進行的教育。把這三個意義域聯結起來,就構成比較完整的老年教育定義。這就是:老年教育是在老年人再次社會化過程中實施的老年人自我完善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為直接目的的教育,是引導老年人自覺適應時代特點、參與社會發展的教育。“老年教育”的定義也有其廣義和狹義。廣義老年教育包括老年學校教育、老年遠程教育、老年社會教育;狹義老年教育僅指老年學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