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網絡媒體經營案例研究(1)(2 / 3)

第六,網絡廣告與傳統媒體相比更有效益。網絡廣告,可以根據受眾特征定向投放,可以精確地測量和監控廣告投放的效果,網絡廣告可以是一種交互的方式,使廣告更生動,更有吸引力,更容易形成廣告業主和受眾之間的密切關係。

很難想到這個擁有全世界訪問量最大的門戶及媒體網站,而且已經在全球設立了23個子網站的互聯網巨人,全世界每天幾千萬個人在它的網站上讀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幾乎沒有什麼是雅虎自己原創的!雅虎以目錄和搜索服務成名,但它使用的卻一直是其他公司的搜索引擎。也許一開始雅虎就確立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方針,它最真切地體現了互聯網的開放性特點和門戶網站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思路。

雅虎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新聞、財經、娛樂、遊戲、地方及社區信息以及電話黃頁服務的網站,它也是第二大體育網站。雅虎除了有4000餘家廣告商、10000餘家進駐網上購物平台的網上商家外,還有1000餘個戰略合作夥伴。

二、雅虎之路不平坦

自1996年以來,雅虎的股票已曆經三次拆股,從每股13美元增至1999年4月1日的每股168美元,股票市值最高時達700億美元,但是,與此同時,雅虎卻沒有考慮到搜索服務的商業價值,而是單純地依靠廣告收入。當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遭遇最慘重的打擊時,作為互聯網第一象征的雅虎自然首當其衝。2000年,雅虎在股價創下237.5億美元曆史最高值後,開始急轉直下。對廣告收入的過分依賴將雅虎置於十分不利的境地,雅虎市值從最高峰猛降92%,跌為110億美元。

2001年前後,全球商業站點的基本模式都脫胎於“創業戰略+風險投資”的“矽穀模式”。互聯網站整體上的高速發展,也正是這一模式發揮出的能量所促成的。在這種模式下,免費獲取信息的觀念曾經在網絡世界大行其道。所有的網站都希冀能在信息免費的前提下找到一種盈利的模式,但是大多網站卻是燒錢快、盈利難。

通過免費服務吸引客戶“眼球”,獲取廣告收入,一直是以雅虎為代表的網站的盈利模式。但是,傳統媒體收入的主要方式——廣告,當時對絕大多數網站的支出來說是杯水車薪。

因此,調整經營模式,已經成為許多網絡業者的看法,其實網絡具有多元的表現形式、低廉的複製成本,網絡報刊應發揮這種媒體特性,營造一個便利、富有理想的知識平台。以專題式的深度報道切入,重視網絡資源共享,並結合社群力量,從下到上經營才有可能突破目前的經營模式。

直到2002年第4季度,雅虎公司才擺脫困境,其利潤和營業額大幅上升。雅虎實現純利潤4620萬美元,而2001年同期這家公司虧損了870萬美元。

雅虎的中國之路更是不平坦的。2000年,雅虎進入中國市場時著實讓國內互聯網企業嚇了一跳,世界最強的門戶網站進入中國,中國的網站還能有幾家生存下去。然而4年後,雅虎中國在人員、資金的投入以及業務線的拓展上一直不溫不火。作為門戶網站,雅虎在中國的排名也就在第五六位,其影響和營業收入遠遠落後於新浪、網易、搜狐,甚至TOM。

當時,有人說,雅虎在中國不成功,主要是沒有本地化的管理和業務,因為互聯網具有很大的文化內涵。於是,此次雅虎重塑中國戰略的主要手段就是本地化,首先是管理團隊的本地化。此後,3721逐漸與雅虎中國融合。但是,雅虎中國最終沒有逃脫被阿裏巴巴收購的命運。

2005年8月11日,雅虎公司宣布,與阿裏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戰略聯盟關係,雅虎出資10億美元成為阿裏巴巴公司的股東之一。阿裏巴巴公司也將因此享有雅虎公司的強大搜索技術平台,豐富的內容資訊以及其遍布全球的渠道資源在中國的獨家使用權。同時,阿裏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將全麵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其中包括雅虎中國門戶網站、搜索門戶“一搜”、在線拍賣業務、3721網絡實名服務、媒介與廣告銷售、無線業務與移動應用、雅虎電子郵箱及即時通信工具“雅虎通”;阿裏巴巴公司還將獲得雅虎領先全球的互聯網品牌在中國的獨家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