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當在電子公告服務係統的顯著位置刊載經營許可證編號或者備案編號、電子公告服務規則,並提示上網用戶發布信息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經批準或者備案的類別和欄目提供服務,不得超出類別或者另設欄目提供服務。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當對上網用戶的個人信息保密,未經上網用戶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發現其電子公告服務係統中出現明顯屬於本辦法第九條所列的信息內容之一的,應當立即刪除,保存有關記錄,並向國家有關機關報告。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當記錄在電子公告服務係統中發布的信息內容及其發布時間、互聯網地址或者域名。記錄備份應當保存60日,並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當記錄上網用戶的上網時間、用戶賬號、互聯網地址或者域名、主叫電話號碼等信息,記錄備份應當保存60日,並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5.維護網絡媒體安全性的法律法規措施
中國國家保密局於2000年1月公布《計算機信息係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要求在內地的公司向有關部門登記其電腦係統的加密技術,並且明確規定凡向網際網絡站點提供或發布的信息,必須經過當局保密審查批準。同時也規定,凡在網上開設電子公告係統、聊天室、網絡新聞組的單位和用戶,應由相應的保密工作機構審批,明確保密要求和責任。
由於因特網信息傳播的跨國性,沒有哪一個國家、政府能夠獨立地解決好因特網信息內容管理這項任務。各國法律體係的不一致及司法管轄範圍的局限,國內法律往往不能越境發揮效力(如對境外傳來的兒童色情內容)。為了建立健康的網絡信息環境,充分發揮因特網的積極作用,淨化人類共同的電腦網絡空間,世界各國都應該高度重視國際合作。
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
2002年6月16日淩晨發生在中國首都北京一網吧的大火,吞噬了二十幾個年輕人的生命,震驚了海內外。這次火災造成的群死群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市最嚴重的。北京藍極速網吧特大縱火案中二十幾個年輕生命被大火無情吞噬後,關於網吧管理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2002年,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簽署了第363號國務院令,頒布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是《條例》最引人關注的地方。《條例》對未成年人禁入“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作出了嚴格的規定,明確要求“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條例》規定,“網吧”要實行消費者入場登記製度和場內巡查製度。文化部門還要加強對“網吧”的日常管理,實行日常檢查、突擊檢查與技術監控相結合。對屢教不改,一次接納未成年人上網並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連續三次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條例》第八條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的最低營業麵積、計算機等裝置及附屬設備數量、單機麵積的標準,由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規定。”根據文化部《關於加強網絡文化市場管理的通知》,“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每一場所的計算機設備台數不得少於60台,且每台占地麵積不得少於兩平方米;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以下的地區,每一場所的計算機設備台數不得少於30台,且每台占地麵積不得少於兩平方米;西部地區可以參照以上標準,適當下調計算機設備台數,但每台占地麵積標準不變。《條例》第九條明確規定: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範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7.中國最年輕警種:網絡警察
中國建立了一支網絡警察部隊,全稱國際互聯網安全監察專業警察,是中國最年輕的警種。中國警方建立這種新型警察部隊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打擊在數秒鍾之內就能犯下的、幾乎不留下任何作案痕跡的網上犯罪。
中國政府還下令全國各地的網吧安裝能防止網民進入多達50萬個外國網站的軟件,此軟件還能在網民企圖瀏覽違法網頁時通報警方。“Filter King”(過濾王)軟件除了具備記錄網民企圖進入遭查禁網站的次數的功能以外,還能每日向地方警署的互聯網單位寄發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