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網絡媒體的宏觀管理(5)(3 / 3)

一、互聯網監管的難點

麵對互聯網上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信息流,必須通過技術、行政及法律手段正本清源。目前,網絡已成為全球性的虛擬社會係統,它是整個社會的縮影,因而網絡問題的存在具有全球化的色彩,這無疑加大了網絡問題的診治難度。然而對互聯網進行監管,存在不少難題。

1.傳播者身份的隱蔽性

在因特網上傳播色情信息、惡意言論、計算機病毒等有害信息的人大多使用匿名或用假名,他們可以通過一係列技術手段隱藏自己的IP地址,其身份在虛擬的賽伯空間難於辨別和確認,這使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及管理部門尋找侵權主體非常之難。至今還沒有更高明的刑偵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有害信息都是從這些看似合法的個人主頁上傳播出去的,使有害信息具有千千萬萬個傳播源,導致網絡上的有害信息層出不窮。由於網絡傳播的這種特性,對網絡不良信息的控製比對傳統媒介上的不良信息的控製要困難得多。此外,網絡用戶可以自由地訪問BBS並上載(Upload)自己的文章,利用BBS所發布、傳播的反動、色情及含有誹謗、侮辱他人內容的信息日漸增多,這也給網絡有害信息監管帶來一定的難度。

2.傳播時間、地點的不確定性

由於網絡上的不良信息都是通過計算機隨時發布的,大範圍的信息的橫向整合與提供由係統自動提供,所有的終端、用戶都有可能是信息發布主體,而不僅僅是單一的某一家網站;同時,傳播者可以在瞬間完成傳播信息的任務,而且不留痕跡,然後再換一台計算機或另外一個地方,這給有關部門的查證、偵破和審理都帶來很大困難。

3.傳播者自身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因特網技術在突飛猛進的同時,從事網絡非法和惡意傳播活動的人所具備的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例如一般的黑客都是計算機專家,其計算機技能不低於管理部門和執法機構工作人員的水平。所以,對於破壞互聯網安全的黑客們,法律取證成為製裁他們的最大障礙。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製出足夠有效的工具或產品來對付這些無處不在而又行蹤不定的害群之馬。

4.跨國傳播挑戰司法管轄

網絡傳播是超越國界的。在網絡信息的流動中國界觀念是模糊的,用戶可以輕而易舉地登錄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網站、BBS、聊天室中,使得網絡用戶出現了地域上的極端分散性。在網絡上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經常影響到很多國家。然而在處理這些違法犯罪行為時,國界的觀念是非常清晰的。一旦在一國的糾紛涉及國外,該國就可能喪失了管轄權,即使發現了違法信息發布者的真實身份或擁有了一定的證據要把這些網絡犯罪嫌犯繩之以法,而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判定起訴的地點,應該適用哪國法律,國與國間或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法律體係發生衝突時如何協調等管轄權方麵的棘手問題。

5.文化傳統不一

本國認定有害的信息在他國並不認為有害。例如,在英國可以在網上流通的圖片,在中東國家卻認為是色情的,是絕對禁止的。同時在英國被認為必須要禁止的信息在更寬鬆的國家(斯堪的納維亞的一些國家)中卻認為是可以流通的。例如,到底怎樣來定義色情內容(Pornographic content)實際上是很難的。有人認為,色情信息是潛在有害的,而兒童色情(Child pornography)才是非法的,這種對有害信息和非法信息甄別的方法就信息發布者的法律責任來說是截然不同的。文化、道德、法律觀念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對信息內容不同的認定標準,這給網絡信息內容管製帶來巨大的挑戰。

6.政策法規滯後

法律往往落後於科技的發展,網絡傳播的飛速發展與相關政策法規管理的落後形成鮮明對比。同時,管理機構對於因特網這個全新的媒體暫時還缺乏管理經驗,管理手段和方法更新的速度總是慢於網絡信息交流新問題產生的速度。一方麵是還沒有對網絡上某些不良信息內容製定管製措施,這種暫時滯後,給人一種假象,似乎因特網是一個自由主義的樂園、法律的真空地帶,是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天國;另外一方麵是新出台的法律法規中的某些製度又缺乏現實可操作性,執行起來存在各種衝突或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