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風險投資:網絡媒體的助推器(3)(1 / 3)

一般說來,風險投資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風險基金與企業共擔風險。風險資本家必須和企業家密切合作,幫助企業製訂發展規劃,提供谘詢服務,並直接參與管理,管理是作為投入的一部分。(2)風險投資是一種長期的、流動性較差的投資。一旦投資發生,風險資本家和企業家就形成了命運共同體。風險資本要伴隨著企業走過相當長一段時期,直至退出。這段時期一般在3~7年之間。(3)風險投資極具風險,要求風險資本家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在項目的選擇上做到高度的專業化和程序化,盡可能鎖定風險。(4)在考察項目的財務指標之前,風險資本家更注重項目的市場前景、發展策略和管理隊伍素質。(5)風險資本一般不以企業分紅為目的,而是在退出時以資本增值作為回報,退出的時間一般選擇在企業上市或出售時。風險資本家的報酬分為固定報酬和可變報酬兩部分。固定報酬是按已投資金額的2%~3%收取的管理費,可變報酬是投資收獲後15%~25%的基金利潤,其餘部分由投資者獲得。

風險資本的運作過程可粗分為籌資過程、投資過程和收獲過程。籌資過程是風險資本家向機構投資者和富裕的家庭或個人籌集資金的過程。對單個風險基金來說,在沒有任何經營曆史的情況下,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勇氣的過程。但當風險基金有了較好的表現後,這個過程就會變得相對容易。就整個風險資本產業來說,籌資過程的難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政策法規和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

第四節風險資本的投資模式

風險資本的投資模式是在高度的信息不對稱和信息不完全的環境中形成的。它在理論上涉及多方麵的問題,在實踐中有多種變化。風險資本的投資活動一般分為以下五個連續的步驟。

一、交易發起

在交易發起階段,風險資本家麵對的是一個內容十分寬泛的投資機會選擇範圍,通常遇到的問題是潛在投資機會因規模太小而可見度低。在這種情況下,風險資本家與企業之間的中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向風險資本家和需要投資的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風險資本的投資機會獲取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企業家主動提出投資申請,並提供相應的商業計劃,大約1/4的投資機會是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的。第二種方式是推介,即通過其他風險資本家、銀行或投資中介者(機構)推薦介紹。在風險資本家獲取的投資機會中,有大約50%是通過推介獲取的。推介方式中,有一種被稱為辛迪加的方式越來越普遍。在這種方式下,一位風險資本家作為某個企業的主要投資人,由他向其他風險資本家推介,讓其他風險資本家參與進來,進行聯合投資。辛迪加的優勢是能夠聯合多個風險資本家進行投資,使個體風險資本家的投資機會更多樣化,降低了投資風險。同時,由於投資管理的責任大部分由牽頭的風險資本家承擔,使其他風險資本家免去了大量繁瑣的管理事務。投資機會獲取的第三種方式是由風險資本家主動搜尋潛在的投資機會。風險資本家經常會主動尋找那些處於創業階段或急需擴張資金的企業。他們主要通過非正式的業內網絡、貿易洽談會、展覽會、科技專業學術會等方式掌握及時的科技、商業動態,並尋找潛在的投資機會。當風險資本家要選擇已投資的科技領域或為所投資的企業選擇管理人員時,通常采用上述積極主動的搜尋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風險資本家部分地充當了企業家的角色。

二、機會篩選

一個獨立的合夥製基金一般有6~10位專業人員,他們要從大量的投資機會中選擇一部分進行深入研究,其中隻有極小部分被認為具有投資價值的項目被選中進入下一步評價。由於可供篩選的項目太多,而基金的人力又有限,基金一般選擇與自己熟悉的技術、產品和市場相關的項目。機會篩選過程中一般要考慮以下四個方麵的問題:

1.投資規模與投資政策

投資規模的選擇是一個規模效益與風險分散的平衡問題。如果單項投資的規模過小,整個基金的管理成本就會上升,出現規模不經濟的問題。但如果規模太大,單項投資的成敗決定整個基金的收益,則基金的風險太高。風險資本家要從上述兩方麵的平衡中確定合適的投資規模。由於他們的風險偏好和基金規模不同,所確定的合理規模也有差異。另外,為了克服上述兩方麵的矛盾,越來越多的風險資本家采用辛迪加式的投資政策,多家風險資本聯合對規模較大的項目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