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風險投資:網絡媒體的助推器(2)(2 / 3)

2.投資機會獲取

私人風險資本市場上投資者與企業家的結合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通過熟人介紹來獲取投資機會,有的通過親戚、朋友和同事介紹,也有的通過銀行、律師和股票經紀人介紹。這種方式十分普遍,但資源配置效率較低。第二種方式是通過所謂私人風險投資者網絡來獲取投資機會,這種方式使投資的供需雙方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選擇配對,效率較高。

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風險資本市場較發達的國家中,都存在著大量的私人風險投資者網絡,其中的大多數是由政府部門或非營利機構經營的,也有少數是出於商業目的而設立的。由於風險投資者偏向於在住所附近投資,所以投資者網絡基本上是地區性的。傳統的私人風險投資者網絡是通過定期出版的小冊子為投資者提供各種投資機會的情況介紹,或者通過交易洽談會及企業家直接向私人風險投資者做介紹。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私人風險投資者網絡已被搬上計算機。最早的風險投資者計算機網絡是美國人在1984年建成的,取名為風險資本網絡,現該網絡已改由MIT大學企業論壇經營並易名為科技風險資本網絡。目前,全世界有近2/3的私人風險投資者網絡已實現計算機化。它們通過互聯網向風險投資者和企業家提供各種投資機會和投資者的詳盡資料。有的計算機網絡在相應的專家係統支持下,還可以提供自動配對服務,為投資者和企業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3.投資決策

大多數私人風險投資者都具有相當的金融知識和在證券市場投資的經曆,他們有能力對投資項目的潛在價值和風險作出判斷。他們一般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單獨作出投資決策,在決策中較多地依靠本能而非正式的可行性研究。私人風險資本家作出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是企業家提供的商業計劃(Business Plan)。

在投資決策過程中,私人風險投資者評估項目的三大要素是管理隊伍、市場潛力和產品或勞務的獨創性。在眾多被考察的項目中,一般隻有不到10%的項目可以得到最後投資。投資被拒最普遍的原因是項目的管理隊伍弱、企業的擴張潛力小以及產品或勞務的市場限製大。另外,殘缺不全的市場策略和財務預算也是項目被拒的重要原因。

私人風險投資者一般投資於自己熟悉的領域。他們的決策是自行其是,不需要他人認可的,因而決策過程較快。同時,私人風險投資所需的文件較少、程序較簡便,因此,企業家籌資所耗費的精力較少。

與風險資本家相比,私人風險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時所投資項目的收益預期較低。私人風險投資者預期的年均收益率為30%左右,而風險資本家預期的年均收益率為40%。如果考慮到私人風險投資更多是在高風險的研究開發和創業階段,這種收益預期上的差異是十分顯著的。除了投資回報外,私人風險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時還考慮項目的“精神收入”。他發現,如果項目能夠在其居住的社區內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使有用的技術如醫療、節能、環保等技術商業化,有大約50%的私人風險投資者願意接受較低的收益率或較高的風險。

4.投資規模與階段

私人風險投資在投資的階段和規模上與風險資本有顯著的差別。在投資規模上,私人風險投資主要集中在資金需求量較小的項目上,大約80%的投資小於50萬美元;在投資的階段上,私人風險投資主要集中在企業發育早期,其中種子和創業階段的投資項目大約占60%。

從投資規模與階段的區別上看,私人風險投資和風險資本在網絡企業的成長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互補關係。在投資規模上,私人風險投資在較小金額的投資中占主導地位,但在較大金額的投資中,風險資本的投資比例顯著提高;在投資的階段上,私人風險投資集中在企業的研究開發和創業階段,但在創業階段以後,私人風險資本的作用越來越小,風險資本的作用加強。可以認為,私人風險投資將網絡企業培育到一定規模後,引起了風險資本機構的興趣,風險資本接進接力棒,繼續培育網絡企業。從另一個側麵看,一個繁榮的風險資本產業需要一個健康的私人風險投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