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劇《丹鳳朝陽》中有一場戲,朱白逼迫顧元鳳在兩天之內還清妹妹上學時欠下的學費,否則就勒令其娃娃退學,同時還進一步逼迫顧元鳳嫁給當地的繡霸趙成做姨太太。朱白走後,顧元鳳悲憤地說:“天啊,這是什麼世道呀——”放聲哭泣。這時的音樂引出了一段悲憤、淒涼的旋律,襯托了顧元鳳那種悲愁痛苦的心情。音樂給人的感受,往往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全部表達的,它是用自己獨特的聲音表情來感染、打動聽眾的心靈。廣播劇正是運用了音樂的這一特點來表現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表現動作的音樂
廣播劇的人物動作是看不見的,為了展示動作可以用語言說明、解說揭示、音響效果表現,這些手段都可以喚起聽眾的想象。音樂在廣播劇中不僅能表現人物的動作,還能表現物體的運動,它的表現方法是用音樂造型。比如:廣播劇《夜總會的新節目》中的新節目是“美女跳火海”,劇中規定動作是從高高的跳水台上向僅1.5米深的淺水池裏跳,而且水麵上有燃燒的火焰。當表演節目的跳水員從高台上向火海中跳的時候,就是用音樂的特殊造型手段來表現的。又如在廣播劇《希臘棺材之謎》中,劇中人搭乘飛機從巴黎飛往紐約,以飛機起飛的音響效果開始,然後接上了一段特殊的下滑的音樂造型,表示飛機的降落——紐約到了。用音樂的造型手段進行藝術處理省去了許多解說性的語言,使劇情緊湊而簡練。
六、表現場麵移動的音樂
這種音樂實際上是轉場音樂。廣播劇的場景轉換有多種手段,其中有一種就是利用音樂來轉場的。上一場戲要過渡或轉換到下一場,中間用音樂連接轉換就是場麵移動的音樂。它的作用也是為了省去不必要的解說詞,使劇情簡潔。
七、表現時間經過的音樂
很多廣播劇中的一些回憶、回敘的場麵都是通過音樂把聽眾的想象引入過去的年代,這裏的音樂具有表現時間的作用。例如:廣播劇《最後的衝刺》中,路蘭以解說的口吻敘述,當她說到“記得,那年秋天,我剛過了第二十二個生日”時,音樂出現了朦朧而悠揚的旋律,把時間自然地推回到十幾年前去了。這種音樂也有過渡場景的作用。
八、間隔音樂
這種音樂在廣播劇中使用得比較少,它常常呈現出獨立的狀態,一般廣播劇很少使用。但在幾個短劇進行組合成為一個組劇時,往往用間隔音樂分開,以使聽眾不至於造成錯覺、發生混亂。
九、作為解說背景的音樂
這種音樂是一種情緒的配樂,常常根據解說詞的情緒配上諧和的音樂,起到一種烘托的作用。此外,除了解說語言之外,人物對話也常用背景音樂來襯托,渲染人物的情緒。大段的獨白也常常配上作為背景的音樂。這種音樂有敘述式、描寫式、抒情式、激奮式等,主要是隨著語言的需要而使用的音樂。
十、劇終時加強氣氛的音樂
這種音樂是給聽眾造成一種劇終結束感,往往是用主題音樂來完成的,也有的是根據劇情的基調而配之以高昂的、深沉的、耐人回味的音樂旋律等。
十一、表現戲劇風格的音樂
音樂在表現劇目的風格上也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一部喜劇,語言固然是重要的,但往往幾段富有喜劇色彩的音樂,把語言中的喜劇氣氛烘托出來了。比如,在河南台錄製的廣播劇《襪子的故事》中,音樂為全劇增添了不少的喜劇色彩,試想如果沒有這麼幾段富有喜劇色彩的音樂,全劇的喜劇氣氛就要減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