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軍事方麵的音響效果,指各種武器射擊或爆炸聲,陸海空各軍、兵種作戰聲,軍號聲音等。
6.體育方麵的音響效果,如指各種球類、體育項目的比賽實況,觀眾的各種反應等。
7.時事政治活動方麵的音響效果,如敲鑼打鼓放鞭炮、遊行集會呼口號、送往迎來的歡呼聲、各種場麵的鼓掌聲等。
8.文化教育方麵的音響效果,如學生上下課鈴聲、課間活動玩耍聲、幼兒園小朋友嬉鬧聲等。
以上這些音響效果都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這些音響效果在劇中一般是起到描寫環境、烘托氣氛的作用,能造成戲的立體感、真實感。
(二)動作性的音響效果
戲劇是行為藝術,劇中人物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動作。雖然廣播劇是看不見的聽覺藝術,但要從聽的過程中體現出人物的動作,除了語言的動作性之外,還要以人物動作時的音響效果來烘托人物的表演。這類音響效果往往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變化由人物動作直接發出的,如格鬥、廝殺、走路、跑步、開門、關門、吸煙、喝水、打電話,等等。凡是劇中人物根據劇情要求,需要出現動作性的音響效果都歸在這一類裏。
(三)模擬性的音響效果
由於廣播劇的題材越來越廣泛,特別是神話、科幻等內容的出現,也給音響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類作品離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往往采用模擬性的音響效果。例如:廣播劇《珊瑚島上的死光》中的激光發射器發出的音響,就是用一種特殊的電子音樂來模擬的。因為激光發射器究竟會發出什麼樣的音響,誰也不知道,有沒有聲音大家也不清楚,因此用一段電子音樂來模擬激光發射器的聲響,給作品增添了一定的神秘色彩。科學幻想廣播劇本身就是一種假定性的文學作品,所以,使用假定性的音響可以立得住,而且也增加了科幻作品的神秘色彩。
模擬性的音響效果不僅在表現神話、科幻等題材的劇目中經常被運用,在一些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廣播劇中,對於某些特殊的音響效果,也往往采用模擬的手段。比如:震耳欲聾的地震聲音,山洪暴發的轟鳴聲響,烈火熊熊的燃燒聲,沙漠中的狂風大作聲響等,這些音響效果雖然也是現實中存在的,但是由於錄製的困難也隻好用模擬聲響來代替。
二、音響效果的作用
在廣播劇中無論是使用自然界發出的音響,還是劇中人物動作性的音響,都必須要求準確,要選擇最富有特征的聲音。準確是指劇中音響一定要符合劇情的情勢。比如“雨聲”這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究竟劇中的情勢是要求暴雨呢,還是大雨呢?這在劇中要寫得準確,不可隨意寫個效果的名稱就行了。作為導演也要依據作者的創作意圖,比如:有的廣播劇作者寫的解說詞是“一列內燃機車駛出上海站”,如果在使用音響效果時用的卻是蒸汽機車的聲音,這就不合適了。左漠野說:“聲音的表現力是很強的,研究和運用聲音是一門學問。英國是廣播劇的搖籃。我們前年參觀英國BBC電台的時候,電台的一個管理音響的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研究和運用音響的情況。BBC有一萬多件音響資料和道具,還設有用電子儀器製作各種音響的部門。他說,他們有一次播了一個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故事的廣播劇,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新製造的大炮的音響,被聽眾聽了出來,受到聽眾的批評。搞廣播劇要很好地研究聲音,巧妙地運用聲音,用聲音構成場景,用聲音塑造人物,用聲音感染聽眾,使他們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從聲音聽出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之情,從而產生共鳴。”[8]因此說,在使用音響效果時一定要選擇準確的聲音,要考慮它的真實性。
英國廣播劇理論家羅伯特·麥克雷什在其論著《廣播劇——若幹原則》中說:“通過追求真實性和準確性,認真注意細節的準確真實,監製人可以省掉許多回複愛顯示自己知識的聽眾所來投訴的時間。有些人可能恰恰知道,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使用的一種槍彈,發射時的聲音非常特別。當然還有人知道,澳大利亞飛行醫療服務隊使用的某些飛機,是三台引擎而不是兩台。而誰又聽到過英格蘭布穀鳥在二月份啼叫?!監製人要麼不要把音響搞得太詳細明確,要麼就必須準確無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