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廣播劇的音響效果(2)(1 / 3)

四、補充對空間的想象

音響效果可以補充人們對於空間的了解。眾所周知,人們認識空間主要是靠視覺,因為視覺能夠相當精確地辨別出一定範圍內空間景物的體積、形態、層次與縱深。其實聽覺也有這樣的識辨能力,那就是根據音波中的音調、音強與音色的不同進行識別。同時,聲源輻射後激發形成的混響時間,與空間的大小有關,當距離不同時,聲源的頻譜特性也會發生變化。因此,聲音在不同的空間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空間感和距離感。人們通過耳朵感覺到的不同刺激,判斷出物體的空間體積與遠近距離。“每一個聲音都具有它獨特的空間色彩。同一個聲音在小房間裏、在地窖裏、在空空的大廳裏、在街上、在森林裏或在海麵上聽起來都不一樣。”[5]同樣,從遠處或近處發出來的聲音給聽者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每一個聲音,當它實際發生在某一地點時,必然便具有某種空間物質,如果我們想利用聲音來再現環境,就必須注意這一非常重要的特質”[6]。聲音既然有這樣的特點,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來描寫或揭示空間環境的大或小、深或淺、空曠或狹窄等。

在劇本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有這樣的提示性語言“有距離感”、“有較強的距離感”等,這就是作者為演播廣播劇時提出的空間的感覺要求。導演和演員在演播時也就有意識地創造空間的環境,使廣播劇更加立體化。因此,我們在編寫劇本的時候,不僅要考慮使用什麼樣的音響效果,同時也要考慮在使用特定音響效果時所能造成的空間質感。這樣可以有助於聽眾的想象,創造更為真實的效果。

五、轉換、連接場景

話劇利用大幕的起落、暗轉等手段轉換場景;電影利用畫麵的蒙太奇組合使場景連接;廣播劇是由聲音構成場麵,在轉換、連接場景時,是由語言、音響效果、音樂三種手段巧妙地運用來完成的。這說明音響效果有轉換和連接場景的作用。因為音響效果對環境的描寫比音樂更具體,場景特征表現得也最為明顯,運用音響效果連接、轉換場景也更為合適。廣播劇中運用音響效果轉場,更像電影中的“疊化”方式,自然、流暢,不露痕跡。因此,有的廣播劇工作者將這種運用音響效果轉場稱為“聲音蒙太奇”。運用蒙太奇技巧轉換、連接場景,可以達到凝練、簡潔、鮮明、生動的效果,比起一般的對話交代更容易喚起聽眾的想象。

第二節 音響效果的種類及在廣播劇中的運用

許多研究聲音學的專家把聲音劃分為許多種類。電影故事片的聲音一般分為語言、音響效果、音樂三種。英國電影理論家雷蒙·斯波梯斯伍德認為:聲音可以分為兩種主要部段,這就是寫實的與非寫實的。所謂寫實的聲音,指的是能在畫麵上見到其聲源的或聲源雖不在畫麵上出現,但可使人相信它在現實中存在的聲音。非寫實的聲音,如背景音樂就不是這樣,在畫麵上既沒有聲源出現,而且也不可能使人相信現實中存在這個聲音。物理學上又把聲音分為樂音和噪聲兩類。總之,眾說紛紜,這些對於廣播劇來說,意義不大。英國廣播劇作家蘭斯·錫維金把廣播劇的音響效果分為“完全不同性質”的六種:(1)現實的、寫實的音響效果;(2)現實的喚起情景想象的效果;(3)象征性的喚起情緒的效果;(4)習慣性效果;(5)印象性效果;(6)作為效果的音樂。[7]

蘭斯·錫維金的這種分類顯得比較重複和繁瑣,而且把音響效果的類別、作用和使用等問題都糾合在一起也不便於理解。筆者認為,為了有利於理解、記憶和使用,可以將戲劇藝術中的音響效果大體分為三大類:(1)現實性的;(2)動作性的;(3)模擬性的。

一、音響效果的種類

(一)現實性的音響效果

1.自然界中的各種音響效果,如風聲、雨聲、雷聲、海浪聲、江河流水聲、瀑布聲等,一切自然界無生命的物質發出的聲響,以及有生命的鳥類、獸類、草蟲類發出的各種叫聲。

2.交通運輸方麵的音響效果,指各種不同種類的陸上車輛、水中航行的各種運輸船舶、空中飛行的各種飛機發出的聲響等。

3.工礦企業方麵的音響效果,指各種類型的機械、機床的聲音等。

4.農業方麵的音響效果,指各種農業機械、興修水利、耕地造田等勞動場麵的聲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