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認識音響效果在廣播劇中的重要性。
·了解音響效果在廣播劇中的作用。
·了解音響效果的種類和使用方法。
“音響效果”,是戲劇藝術中的專用術語。它以聲音形象參與戲劇藝術的創作,是廣播劇用聲音表現內容的三種因素之一。
自然界無處不存在著聲音,人類就生活在這個充滿聲音的世界,而且對自己周圍的聲響非常熟悉和習慣。法國藝術家蘇利昂曾在《藝術的暗示》一文中對聲音做過專門的論述,他認為人們對聲音的單純感覺,存在著藝術的因素,因為聲音會給人帶來想象。[1]這個藝術的東西就是各種聲音的含義。“誰都知道,開槍一定會有槍聲,吹軍號一定會有軍號聲。某種物體的動作產生了某種聲音,這是正麵的過程;反過來,它還有個逆麵的過程,這就是某種聲音能夠代表某種物體的動作。心理學上證明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由感覺而形成知覺,由知覺而在意識中出現對象的映象,這是我們日常經驗中最習見的事情。”[2]比如:我們在繁忙的交通要道上聽到一聲急刹車聲和人們的尖叫、慘叫聲,表明發生了車禍事故;船艙裏異常的破裂聲和冒水聲等暗示船碰上暗礁或遭到魚雷的襲擊。這些聲響都傳達出一定的含義,當這些富有含義的聲響被戲劇工作者選擇、使用,就成為戲劇藝術創作的一種因素,這種因素成為“音響效果”。廣播劇是聽覺的藝術,是依靠聲音因素完成的戲劇。因此,研究和利用各種各樣的聲響,也就成為廣播劇藝術工作者的又一項重要的任務。
第一節 音響效果在廣播劇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響效果是在廣播劇中僅次於人物語言的一種藝術表現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戲劇演出過程中,可以沒有音樂,但不可沒有音響效果的配合。在舞台上,如果沒有音響效果的配合,戲劇就會像沒有生命一樣,不但影響對觀眾的感染力,而且,演員的表演也好像不真實了。試想在舞台上當一個演員舉槍射擊的時候,如果槍聲不響,就會惹得觀眾哄堂大笑,而更為嚴重的是破壞了表演,破壞了戲劇的效果。銀幕上放映的電影也少不了音響效果的配合。曹禺同誌說:“據說有聲電影初興時,卓別林覺得無聲電影是打不倒的,因為它是啞劇藝術,有悠久的曆史,但事實的發展證明,卓別林錯了。”[3]卓別林自己也否定了原先的看法,並逐步拍攝有音樂和音響效果的影片,到晚年還拍攝了有對白的故事片《舞台生涯》等。無聲影片逐漸被淘汰了。啞劇藝術雖然不用對話,完全靠誇張的動作表現某一事件的內容,但它卻使用音響效果來幫助體現動作的含義。例如:前捷克斯洛伐克啞劇團來華演出時,有幾個劇目就使用了音響效果,有的劇目還運用了大量逼真的音響效果,如開汽車聲、關門聲、打電話、開電視機、放留聲機等等豐富的音響效果。中國的啞劇小品《流逝》為了表現劇中人物把大好時光都用在喝酒、打牌上,生命的價值在時光中悄然流逝,通過運用音響效果豐富所表現的內容,深化主題,勸誡人們要珍惜時光。從以上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中外的啞劇藝術都沒有忽視音響效果的運用。
正確地運用音響效果,即使沒有演員出現,也能起到奇妙的作用。電影《生死戀》的結尾處,夏子死後,大宮懷著惆悵的心情,來到與夏子初次相遇的網球場,天正下著雨,網球場空無一人,大宮倚在欄杆上癡癡地凝望著。導演在這裏卻設計了一組清晰的、帶有顫響的“嚓嚓”的打網球的音響效果。這個音響效果在大宮的腦際,也在觀眾的耳邊縈繞回蕩著。幾聲“嚓嚓”的網球聲勾起了大宮的多少回憶,同時也觸發了觀眾的情感。導演在這裏運用音響效果代替了許多回憶的鏡頭,使影片既含蓄又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