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高等教育德育借鑒國外的創新(2)(3 / 3)

四、自我管理是德育的主要途徑

發達國家大學十分重視對學生組織的指導、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各國大學一般都有學生活動辦公室一類的機構,這些機構通過提供意見和經費等方式指導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開展活動,而且為學生組織創辦各種活動實體,如向學生活動中心提供設施、資金和政策等,使學生組織成為不依賴行政撥款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實體性組織。英國在《20世紀90年代英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綠皮書中就提出,大多數學生會的基金來自國家稅收或地方政府的稅收,凡是允許暴力達到目的學生會,都不能把國家稅收的錢作為學生會基金。日本在《改善大學教育》的谘詢報告中指出,近年來隨著學生人數的急速增加,使得正規課堂教學中師生間感情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因此,僅靠傳統的教育方法不能充分解決學生人格形成的問題,“學生輔導的主要職責在於開展以人格形成為目的的課外教育活動,配合大學教育,提高教學效果”。

在美國的大學各類學生組織活動也相當活躍,康奈爾大學的校園內有就600多個俱樂部、學會或協會供學生相互聯絡,發展共同的興趣、才能和業餘愛好。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英國等國的大學十分重視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認為體育活動是校園中除專業學習之外最引人關心與投入的活動,除了普通的體育鍛煉活動有利於健康與豐富課餘生活等目的外,體育競賽是體育活動的重點與熱點。學生作為觀眾看運動會,似乎是當今大多數歐美學校培養學生公共集體觀念的最好形式。

五、心理谘詢是德育的有效路徑

發達國家大學都有谘詢指導機構,主要職能是進行生活指導、學習指導、心理輔導和就業指導,其中心理輔導的德育教育功能較為顯著。心理輔導也叫心理谘詢,在發達國家高校已有60多年的曆史了,它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和自助能力,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促進學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美國幾乎所有大學都設有心理衛生、心理谘詢類機構,這類谘詢機構有固定編製、行政劃撥的經費和正規的工作製度與規則,工作人員都是衛生保健、精神治療、心理谘詢與社會工作方麵的專家,大都有碩士或博士學位。這些谘詢機構除了開展日常的心理谘詢和心理教育外,還十分注重開展各種形式的團體心理訓練活動,如交朋友小組、敏感性訓練小組、心理療法小組等。如卡納爾大學十分重視情感對於新生適應大學生活的必要性,他們以“暑假課程”的形式,在新生中開展“情感適應”訓練,內容包括增強個人責任心、人際交往和競爭環境中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能力;促進學生和大學融為一體等。美國的每個州都有一所大學開辦高等教育的行政專業,為大學培養學生工作方麵的專門人才。專業所設的課程中有很大一部分與大學生心理谘詢工作有關,如《精神衛生》、《谘詢工作技術》、《大學生人格發展》等。1953年,東京大學建立了日本大學的第一個心理谘詢機構,到1992年上半年,日本已有78%的大學建立了心理谘詢機構,谘詢內容包括性格問題、情緒問題、學習問題、就業問題和其他問題(包括異性問題、友人關係、家庭人生等)。加拿大的大學也普遍設有谘詢服務機構,作為學生工作部門的主要工作之一,以麥克麻斯特大學為例,該校的學生事務所下設學生谘詢服務處,主要為學生提供個人問題、學習商量及擇業問題三方麵的幫助。他們認為,學生在校期間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壓力,比如學生感到方向不明、價值觀念混亂、感到能力不足、精神緊張、冷漠或消沉等需要提供幫助,以促進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