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一些投機者在受挫之後,並不吸取教訓,不反省自己的失誤,不去彌補自己見識、能力和毅力上的不足,而是表現的心煩意亂,繼續在精彩與無奈的循環中掙紮,亦或憤憤不平,責怪社會的不公平與命運的不濟。甚至還有些人以一種“輸紅眼”的麵目出現,破罐破摔。

當然,現代的“煩人”並不都是投機者。有相當一部分人,所謂的“煩”是一種現代文明病,是抒情的思想、浪漫的夢幻、溫和的心境被無情的、變化的現實打碎之後,而產生的一種憤世嫉俗、走投無路的情緒狀態。這種人無法控製自我,心緒不寧,因而難以成事。

而無論做什麼事,心煩意亂之下必定很難有所作為。因此,為了不煩,我們還得“耐煩”一些,靜下心來,正確地認識自己,冷靜地把握機會,以長遠的眼光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和道路。也隻有如此,我們才能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成就自己的事業。

人生箴言

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判斷力,做到冷眼觀全局,不為各種紛亂的表象所迷惑。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判斷力,這是一切勝利的必要保證。其實,每個人的人生就像在與他人博弈一般,要隨時保持頭腦的清醒,最忌心煩意亂。如果在博弈過程中稍有分心,或者顯得心浮氣躁,最終隻會落得慘淡收場。在人的生存狀態中,做人做事都會涉及到兩個有趣的概念,這就是清醒與煩躁。

要到位不要過位

在工作中我們一定要留心注意,每個小節都要慎重,警示自己千萬不要過位。和上司相處,要把握好做事的分寸和尺度,不要超越了自己的位置,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為,到位受人待見,但如果一旦越位,不僅影響你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影響你的前途。

俗話說:“胡亂超車要罰款,越級活動要完蛋。”這就像是一種遊戲的規則,在處於極度競爭時代的今天,職場上同樣有著自己的規則。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下屬要做到出力而到位,也就是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地位,這是作為職場人士處理好與同事關係的一項重要原則。

一個公司像一部複雜而嚴密的機器,釘是釘、鉚是鉚,每一個部件都在一個固定的部位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以保障整部機器正常運轉。任何個人都是處於社會中的個體,他總是在社會中居於某一特定位置,有一套與這個位置相關聯的行為模式及相對應的社會標準,即人們的角色地位。它決定了人們的行為必須與它相符合,這樣才能夠與其他社會角色的關係處於常態,保持和諧。反之,必然引起自己與其他成員的關係緊張,甚至危及正常工作和秩序。我們看到在企業裏有一部分人為了突出自己,喜歡搞越級活動,這些人大部分心懷對自己頂頭領導的某種不信任或者不服氣。這樣做的結果是擾亂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程序,造成人為的關係緊張,甚至影響到自己的晉升之路。

領導和下屬之間的角色關係被確定以後,人們就會依照彼此間所認可的相互交往方式同對方“打交道”。作為領導,依據法律或章程賦予的特定職責和權限進行工作。作為下屬,則圍繞領導去實現目標。領導和下屬都各幹各的事情,各守各的本分。既不應要領導去幹下屬的事,陷入事務主義;也不應讓下屬去做領導的事,出現“過位”的現象。

下屬要準確地認知自己的社會角色,擺正自己的社會位置,目的是為了防止和克服“過位”現象,找到一個穩妥的行權方式和處世方式。也就是有問題盡量和頂頭領導溝通,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成為你的頂頭領導。你領導的領導也不一定完全聽信你的,那等於變相承認自己用人失誤。職場中,“過位”是下屬在處理與領導關係過程中常發生的一種錯誤,恰也是希望展示自我的職場新人最為困惑的。

在職場中我們要懂得,作為員工,我們要到位但千萬不能過位。

各項工作應該由誰幹,這裏麵有時也有幾分奧妙。有的下屬不明白這一點,有些工作,本來由領導出麵做更合適,他卻搶先去做,從而造成工作過位。

不要越級彙報。不到迫不得已(比如自己遭受了直接領導的不公正待遇,要尋求個公正),不要越過上級反映情況,這是職場上的一大忌諱。許多公司的領導希望能得到跨級彙報的信息,也想盡辦法去得到下級跨級反映的情況,這卻是造成直接領導對下屬產生誤會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如果處理不好,極容易與直接領導發生衝突。

作為下屬一定要按照工作流程約束自己的行為,要與自己的直接領導取得良好的互信,多與之通氣,不要為逞一時之能稀裏糊塗地斷送自己的前程。

在一家化妝品生產企業銷售部門工作的宋小姐,有一次針對公司產品銷售情況向總經理提了一份意見,得到了很好的重視,公司根據她的建議製定了相關製度和方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司領導對她評價很高。事後,她的部門經理對宋小姐提出了委婉批評,責備宋小姐沒有事先告訴他,致使總經理在找他溝通這件工作時,讓他措手不及。本來是一件好事,卻成了一件功過參半的事情,好長一段時間,宋小姐都覺得有點兒尷尬。如果部門經理心胸狹隘點兒,宋小姐為此吃苦頭也是難免的。

中國文化對上下尊卑很敏感,公共場所一定要維護領導的麵子,不要在這些細枝末節上讓領導對你不滿,搞壞自己的形象。與領導一起參加公共活動時,要讓他成為公眾關注的中心,千萬不要搶他的風頭。

有一位女領導,很年輕,外形上有點兒嬌小玲瓏的感覺。他有一個男下屬,年齡比較大,資曆也比較深,人高馬大,外在氣質也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出眾。一天,那個女領導突然調整了那個下屬的工作。原來因為工作關係,他們常常需要一起拜訪客戶,由於形象的關係,客戶往往會把那個女領導當成那個下屬的秘書,而那個下屬往往也不主動解釋,使女領導很尷尬,由此,這個部下被撤換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這樣一個年輕人荊先生,剛到某公司的銷售部門工作,有一次參加公司的客戶答謝會,這位年輕的員工在席間給代理商敬酒時說了一句:“我代表公司銷售部……”讓荊先生沒有注意到的是他們銷售部的經理正好也來到了這桌,經理半開玩笑地說:“荊先生已經代表銷售部講了,我就代表我自己……”雖然是句玩笑話,卻把荊先生鬧了個大紅臉,很下不來台。這就是荊先生由於年輕,經驗不足,說話過位的結果。

在職場上,由於這樣的事情影響了自己的前途是很不劃算的。但在我們周圍,過位的情況的確多而又多。

因此,在工作中我們一定要留心注意,哪怕是一個小節都要慎重,警示自己千萬不要過位。

表態,是表明人們對某事件的基本態度和觀點,一般與一定的身份地位相聯係。如果找不準自己的位置,超過自己身份,胡亂表態,不僅是不負責的表現,還會讓你的表態失去價值,令人生厭。因為你的表態既有可能是正確的,也有可能是錯誤的,這裏麵就包含了大約50%的風險,倘若你做了不合身份的表態,就極可能顏麵盡失。

作為一名主管陪同領導給下屬部署工作任務,如果是領導在主導進行,那麼你要做的主要是解釋與補充工作,既不要同領導爭執,也不要試圖用其他的手段影響領導改變決定,或顯示你可以充當共同決策的角色。這種機會恰是維護領導權威最重要的時刻,你的表現往往是領導決定以後給你多大放權幅度的重要參考。

同樣,在決策中也要防止自己過位。決策,作為管理活動的基本內容,處於不同層次上的人其權限是不一樣的。有些決策可以由下屬作出,有些決策則必須由領導作出。有的時候下屬不能充分認識這一點,明明應該由領導作出的決策,他卻超越權限,擅自做主。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蕭沈年輕有活力,工作有幹勁,前任老總很欣賞她的朝氣,進入公司沒幾年,職位不斷地往上升,很快成為單位裏的主力幹將。後來,新老板走馬上任,上任伊始就把蕭沈叫了過去:“蕭沈,這裏有個新項目,據老領導介紹,你在這方麵有一定的經驗,能力又強,就多費心跑一跑吧!”

受到新老板的重用,蕭沈歡欣鼓舞。根據工作計劃,公司要派幾個人去沈陽就項目的細節進行談判。蕭沈一合計,一行好幾個人,坐公交車不方便,人也受累,會影響談判效果;打車吧,一輛坐不下,兩輛費用又太高;還是包一輛車好,經濟又實惠。

主意定了,蕭沈卻沒有直接去辦理。幾年的職場生涯讓她懂得,遇事向老板彙報是絕對必要的。於是,蕭沈來到老板辦公室。

“賈總,您看,我們今天要出去,”蕭沈把幾種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接著說,“所以呢,我決定包一輛車去!”彙報完畢,蕭沈發現老板的臉不知道什麼時候沉了下來。他生硬地說:“是嗎?可是我認為你們還是坐長途車去更加經濟實惠!”蕭沈愣住了,她萬萬沒想到,一個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竟然被打了“回票”。這樣的事,在對自己寵愛有加的如長輩一樣的原任老總那兒是絕不會發生的。

“沒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得出來我的方案是最佳的!”蕭沈大惑不解。

蕭沈凡事多向老板彙報的意識是完全正確的,錯就錯在措辭不當。請注意,蕭沈說的是:“我決定包一輛車!”

在老板麵前,說“我決定如何如何”是最犯忌諱的。

如果蕭沈能換一種語氣和說法:“賈總,現在我們有三個選擇,各有利弊。我個人覺得包車比較適合,您經驗豐富,幫我作決定行嗎?”老板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做順水人情,答應蕭沈的請求,這樣不就達到預期目的了嗎?

處於不同層次上的人員的決策權限是不一樣的,有些決策是下屬可以做出的,有些高層決策必須由領導做出。如果下屬按自己的意願去做必須由領導決策的工作就是決策越位。這樣不僅不利於自我的發展,而且還會有損自己在領導眼中的形象。

因此,要到位不要過位。總之,和上司相處,要把握好做事的分寸和尺度,不要超越了自己的位置,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人生箴言

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說:“君子思不出其位。”說的都是一個人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思考自己不該思考的事情。勤奮要用對地方,否則就會與其他人的工作重疊,可能引起與他人的矛盾。在領導身邊工作,麵對相對複雜的環境,為人處世的方方麵麵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爭取做到到位而不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