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家都會做事情,但做出來的效果卻不同。為什麼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卻一事無成?萬物皆有其內在的規律可循,做事也是如此。做事不能隻是追求一味的做,做事同樣要講求科學,同樣要講求策略。即:做事要懂得把握一個“術”字。

做事一定要認真。但是決不能較真。認真的人,做人做事敢於擔當,勇於負責。世事就怕較真,很多事一較真就會雞蛋裏挑骨頭。遇事太較真,看不慣,聽了煩,不懂得包容,不僅對自己身體精神不利,還會讓別人陷入尷尬之境而下不了台。

認真指嚴肅對待,不苟且不馬虎,多用來形容人對待事物的態度或心情。較真則多表現為雞蛋裏挑骨頭。做事要認真,但不要太較真。

認真的人,做人做事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精益求精的品質,使他們對任何事都舉輕如重。不推諉、不敷衍,不馬虎,遇事喜歡講究法則。因為認真的個性,他們與同崗位的人相比付出較多,業務上也堪稱精湛。力求完美品性,使他們對工作的每個環節步驟都考慮的比較細致,精確與注重細節讓他們贏得成功。

因此,做事一定要認真。但是絕不能較真。

世事就怕較真,很多事一較真就會雞蛋裏挑骨頭。遇事太較真,看不慣,聽了煩,不懂得包容,不僅對自己身體精神不利,還會讓別人陷入尷尬之境而下不了台。

有句話說得好:“唯大英雄能本色。”做人在總體上、大方向上講原則,講規矩,但也不排除在特定的條件下靈活變通。所以說,要認真做人,但不可較真去麵對一切事情。凡事過分苛求,隻會苦了自己,也苦了別人。沒有開闊的眼界,不能心平氣和地看問題,就會陷入某種心結,無法擺脫某種其實無所謂的事情的糾纏,而鬱鬱不可終日。此時,何妨做一下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對方想想,那麼我們就能夠對一些事情釋然了。

著名的美國成人教育專家戴爾-卡耐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老手,然而在他年輕的時候,也是爭強好勝、行為高調,好表現自己,也因此犯過一些“不成熟”的小錯誤。

有一天晚上,卡耐基把自己收拾得幹淨利落參加一個宴會。宴席中,坐在他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異常能說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聖經》。然而,卡耐基發現他說錯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處,這一點絕對沒有錯。為了表現自己的博學,卡耐基認真又討嫌地糾正了過來。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時下不來台,不禁有些尷尬惱怒。

這個時候,卡耐基的老朋友法蘭克-葛孟就坐在他的身邊。葛孟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已有多年,於是卡耐基向他求證。葛孟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腳,然後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這句話出自《聖經》。”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對葛孟說:“法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之口。”

“是的,當然。”葛孟回答,

“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戴爾,為了那麼一點兒小事就和別人較起勁來,值得嗎?再說,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他並沒有征求你的意見,為什麼不保留他的臉麵而說出實話得罪他呢?”

葛孟的話淺顯易懂,富有哲理。我們平時與人交往其實也是如此,正如葛孟所說的,在交際場合要懂得給對方留個麵子和台階,一些無關緊要的疏忽,放過去無傷大局,沒有必要非去糾正它不可。這不僅給自己避免了不必要的煩惱和人事糾紛,而且也顧及到了對方的名譽,不致給別人帶來無謂的煩惱。這樣做並非隻是明哲保身,而是為了體現為人的大度和低調做人的智慧。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與其尋找別人的缺陷,指責別人,遠不如發現自己的缺陷,指責自己;更不如發現別人的優勢,欣賞別人。指責別人,遠不如去了解別人,理解別人,原諒和包容別人。不可以總是揪住別人的一點缺陷和一時的疏忽,而看不見對方還有更多的優點。人們常說:凡事不能太較真。一件事情是否該較真,這要視場合而定。鑽研學問要講究較真,麵對大是大非的問題更要講究較真,但是為人處世我們不該較真的時候就應該懂得適時的圓融。

低調做人不是沒有原則地去縱容對方的錯誤而無動於衷,而是對於一些無關大局的瑣事和小事,不必太較真。不看對象、不分地點地刻板地較真,往往使自己和對方都處於尷尬的境地,這樣隻會招致別人的不快和怨氣,從而使自己處處被動受阻。

宋朝有個呂蒙正的人,平日裏就不喜歡與人斤斤計較,他剛任宰相的時候,有一位官員在簾子後麵指著他對別人說:“這個無名小子也配當宰相嗎?”呂蒙正假裝沒聽見,大步走了過去。其他參政為他忿忿不平,準備去查問是什麼人敢如此膽大包天,呂蒙正知道後,急忙阻止了他們。散朝後,那些參政還感到不滿,後悔剛才沒有找出那個說話之人。呂蒙正對他們說:“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就一輩子也忘不掉。這樣的話,耿耿於懷,多麼不好啊!所以千萬不要去查問此人姓名。其實,不知道他是誰,對我並沒有什麼損失呀。”那些參政們都佩服他的氣量大,不較真。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與人相處就要互相諒解,經常以“難得糊塗”自勉,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你就會有許多朋友,諸事遂願;相反,“明察秋毫”,眼裏不揉半粒沙子,過份挑剔,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較真,非得論個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會躲你遠遠的,最後,你隻能關起門來“稱孤道寡”,成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異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種優秀的品質,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團結大多數人。他們極有胸懷,豁達而不拘小節,大處著眼而不會目光如豆,從不死理較真,糾纏於非原則的瑣事,所以他們才能成大事、立大業,使自己成為不平凡的偉人。

在人際交往中,當我們碰到這樣的情況,如果能理智地後退一步,往往能化險為夷。所以,認真需要我們去仔細權衡。雞毛蒜皮的繁瑣無須認真,無關大局的枝節無須較真。以低調的姿態、以包容的心態去麵對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會讓你的人際關係左右逢源。

人生箴言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快樂、幸福、成功;都渴望自己能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但人生是如此的紛繁複雜。使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裏洞察人生的本質。縱使你苦苦追求,拚命思索,也不能輕鬆解開謎題。但人們對人生的理解和感觸又總是局限在對某一事件的啟迪上。做人太認真,太苛求,太認死理,就會容不得別人,就會曲高和寡,沒有朋友。也正是這種聰明與糊塗的不同處世態度,使得有人被情緒困擾,有人卻活得瀟灑自在。人海茫茫,前進的道路曲折艱辛而又錯綜複雜,許多非原則的事情不必過分糾纏計較。凡事都去認個真、較個勁就會得罪人,就會給自己多設置一條障礙,多添加一道樊籬。

要冒險不可蠻幹

蠻幹一般是不經過考慮,直接行事,也沒有考慮到事情後果的嚴重性。往往會導致不好的結果。而冒險則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精神素養之一。但若是過分的追求刺激、追求新鮮,或者隻是為了冒險而冒險,就不是冒險精神了,那便成了一味的蠻幹。

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在告訴我們,做事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如若隻是一味的墨守成規,在事業上,恐怕將很難有所突破。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無一不具有冒險精神。

東漢名將班超,早年曾率兵出擊北匈奴貴族,戰功顯赫,隨即與從事郭恂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剛到鄯善國(即樓蘭國)時,鄯善國王還款待得十分周到,後來卻忽然改變了態度。班超感到奇怪,猜想這一定是北匈奴派來了使臣從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從的緣故。於是班超喚來對方侍臣,詐他道:“我聽說北匈奴使臣已經來了好幾天了,他們現在在哪裏?”侍臣一聽,十分惶恐,交待了一切。班超一聽,果然不出他所料,便私自把隨從來的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勁正濃,激發道:“現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異國,本是想立大功,以求發達。可匈奴使臣來到這裏沒有幾天,鄯善王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了,說不定哪天他會把我們送給匈奴,那我們的身體骨肉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說該怎麼辦?”部下們都說:“在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馬您調遣!”於是,班超提議:“不進老虎洞,就得不到老虎崽。眼下也隻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營,使他們不知我們究竟有多少人馬,然後趁亂消滅他們。這下鄯善王就會嚇破膽,我們的事才能成功。”大家提出:這事要不要跟從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怕郭恂膽小壞事,一口否定。就這樣,班超獨自率領三十六人,一舉拿下匈奴軍營,鄯善國舉國震驚。於是班超和他的部下們一起勝利完成了這次出使任務,與鄯善王和盟而還。

冒險精神,可以說是每一個成功人士所必備的一種精神內涵。因為冒險,生活才會更有激情,事業才能蒸蒸日上。

首先,對於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來說,冒險精神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為,在他們創業的道路上,充滿了艱辛和變化,以及其他不確定的因素。這就意味著,每走一步,都存在著風險,成功與失敗並存。但是真正的企業家,在麵對風險時,表現出的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他們在新事物麵前,敢為天下先。“不懼”給了他們良好的心態,以及廣闊的空間。在此種情況下,他們才能更科學合理的處置風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

其次,冒險也分很多種,根據人們對待風險的態度,可以將其分為三類:保守型、中間型和激進型。通常,大多數人屬於保守型。作為一個企業家,或多或少的都具有一些激進的素質,同時兼容其他的優良品質。不過在實踐中,冒險精神卻表現出不同的類型,一是本性冒險型;二是認知冒險型。前者多出於天性,冒險精神與生俱來,他們認為有冒險才會有機會,才會有追逐的價值,冒險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樂趣,可以助其屹立於市場的潮頭。而後者則是在後天的實踐中培養起來的,這類人從白手起家,經過艱苦的創業,曆經無數磨難,並認為懼怕風險、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他們對冒險有著深刻的理性認識。

不過,物質決定意識,環境影響心態。無論你是多麼出色的企業家,在其人生的不同階段,所具有的冒險精神,都會有所不同和變化。在他們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其冒險精神相對較弱。而在逆境與坎坷之中時,則會表現出強烈的冒險與堅忍不拔的精神。因此說,雖然你已經獲得了成功,具備了冒險精神,仍要經常錘煉自己的冒險性格,以此來適應風雲無常的市場。

最後,科學的冒險精神需要對風險進行管理上的完善。科學的冒險是建立在對事物的深刻認識之上,隻有對風險有所了解、分析與研究,才能科學地處置風險,大膽決策,更能在實踐中磨練自己的品質。對於大部分的成功企業家來說,久經沙場的經曆,令他們具備了科學的冒險精神。在麵對競爭激烈與變幻莫測的市場時,他們需要對風險做出科學的管理,進一步的完善和升華自己的冒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