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更疊一如樹上的落葉,當初不過是一星鵝黃,繼而碧綠、暗淡後,最後化為泥土。就象我們當初赤手空拳來到這個塵世,若幹年後依然赤條條地歸於塵土,這是塵世間所有生命運行的軌跡。

當你仕途平坦時,難免會衍生出躁動,一躁動就會對原本美好的東西不懂得珍惜,比如健康時你就會忘了幸福,等到了疾病纏身時,你就會品味到健康也是福;忙碌時你抱怨節奏太快、工作太累,等到了你無所事事的時候,你才知道曾經的忙碌給你帶來的是滿足和充實;身居要職時你信奉“有權不用是傻瓜”,等到成了階下囚時,才懊悔不已感到生命的可貴。

人生的確有太多的誘惑,亦真亦假亦幻,令人難以取舍。正如地球都是由細小塵埃組成一樣,平凡和瑣碎才構成了生命的永恒!飛揚隻不過是驚鴻一瞥,曇花一現。人生的點點滴滴,都始於平淡,終於平淡,平淡才是人生的真正況味。然而芸芸眾生,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到這種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況味呢?

如果你想活得輝煌,你就得活得痛苦些;如果你想活得隨意,你就會活得快樂些。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的,花開花落,雲卷雲舒,花未動,雲也未動,隻是心在動。如果我們都以花開花落的平常心態,對個人的榮辱得失泰然處之,做到自然而不牽強,自重而不炫耀,自信而不傲慢,自強而不失謙遜,這是何等的境界!

誠然,追求平淡,並不意味著無所作為,而是順其自然。倘若你有足夠的實力,不妨用實力創造機遇,你一樣能為自已書寫曆史。

平淡是人生的一種感覺。功名利祿,都是身外之物,過眼煙雲,我們大可不必沉緬於痛苦與不平之中。淡泊明誌,寧靜致遠,才是生活的主旋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保持一份平淡,保持一份平和,這樣的人生一定會平實而恬靜。平平淡淡過一生,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們生活在這個多彩而又多舛的世界上,如果隻是一味的追求奢侈、浮華,那麼你的人生永遠不會輕鬆,更不會擁有快樂。我們要追求平淡,千萬要禁忌浮奢。

有一次,亨利-福特到英格蘭去。他在機場問訊處找當地最便宜的旅館。接待員看了看他——這是張著名的臉,全世界都知道亨利-福特。就在前一天,報紙上還有他的大幅照片說他要來了。現在他來了,卻穿著一件很舊的外套,還要最便宜的旅館。

接待員說:“要是我沒搞錯的話,你就是亨利-福特先生。我記得很清楚,我看到過你的照片。”

那人說:“是的。”

接待員非常疑慮,他說:“你穿著一件看起來很舊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館。我也曾見過你的兒子上這兒來,他總是詢問最好的旅館,他穿的也是最好的衣服。”

亨利-福特說:“是啊,我兒子是好出風頭的,他還沒適應生活。對我而言沒必要住在昂貴的旅館裏,我在哪兒都是亨利-福特。即使是住在最便宜的旅館裏我也是亨利-福特,這沒什麼兩樣。這件外套,是的,這是我父親的——但這沒有關係,我不需要新衣服。我是亨利-福特,不管我穿什麼樣的衣服,即使我赤裸裸地站著,我也是亨利-福特,這根本沒關係。”

至今還沒有一個因為奢侈而成功的人,因為成功不在於享受了什麼,而在於創造了什麼,成功的意義不是去揮霍,越是富有的人往往越喜歡過平淡的生活。

巴菲特總是自己開車,衣服總是穿破為止,喜歡的運動不是高爾夫,而是橋牌;最喜歡吃的食品不是魚子醬,而是玉米花;最喜歡喝的不是XO之類的名酒,而是百事可樂。比爾-蓋茨不喜歡穿名牌服裝,不喜歡進大酒店,出差不坐頭等艙,逛街喜歡去小商店。這些都是人生追求的典範。

看到這些富翁過著和平常人一樣的生活,我們普通的老百姓又有什麼可以炫耀的呢?

也許有人認為,人生無常,隻知奮鬥不知享受生活的人其實很可憐,也會有人認為,為了一些身外之物弄得連命都丟了的人則是可悲。

也許你是一個大忙人,為了要獲得更多的財富,你不得不勞碌奔波,苦心經營。縱然你財運亨通,但你也許已筋疲力盡,耗費了許多精神。

在生活中,我們要懂得:人生之樂,不在於高官厚祿,不在於錦衣玉食,而在於平淡中的真實。追求成功是在追求一種人生價值,是在追求平常中的幸福,而不是奢華的物質生活。

留一份閑情逸致,多一份平淡之心。猶如夜深人靜拜讀朋友的佳作一般愜意,既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啟迪。生活,富人是一天天過,窮人也是一天天過,時間對人類是最公平的,它沒有因貧窮與富有而產生差距。即使是貧窮、平淡的生活,知足者也有他的快樂;即便是富貴,花錢如水,他卻也有常人難有的憂愁。

人生箴言

世界之大,我們不過是其中的一粒塵埃,遠離浮奢和欲望,坐看雲聚雲散,靜靜地享受平淡,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隻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真實,暢遊歲月的河,才會領略到,無論你是怎樣的心情,都會如雲掠過。讓我們心如止水,靜守一份平淡。也讓生活多一份舒暢,少一份焦慮;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假;多一份快樂,少一份哀傷。

要低調不要張揚

低調做人,不張揚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文化、一個現代人必需的品格。沒有這樣一種品格,過於張狂,就如一把鋒利的寶劍,好用而易折斷,終將在放縱、放蕩中悲劇而亡,無法在社會中生存。

低調,就是為人不張揚,謙虛的意思。而張揚是指宣揚,聲張。做人要低調不要張揚。

低調做人、不張揚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文化,個現代人必需的品格。沒有這樣一種品格,過於張狂,就如一把鋒利的寶劍,好用而易折斷,無法長久在社會中生存。

不張揚就要自我束縛,將個性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風臨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競爭的社會走向通往成功的陽光大道。

一次,兒童文學家蓋達爾帶著5歲的小女兒珍妮,給夏令營的小朋友講故事。蓋達爾要為小朋友們講的是小朋友們期待聽的童話故事《一塊石頭》。

大禮堂裏,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蓋達爾講故事,除了蓋達爾的聲音,整個禮堂靜得連針掉在地上都可以聽到。這時,小珍妮卻旁若無人地在禮堂裏走來走去,偶爾還故意使勁跺跺腳,發出惹人煩的聲響,跺完腳後還露出得意的神情,她的舉動仿佛在告訴小朋友:“你們看,我是蓋達爾的女兒!你們一個個都在聽我爸爸講故事,這些故事我每天都能聽到!”

蓋達爾看到女兒的行為,停止了講故事,他突然提高嗓音,嚴肅大聲地說:“那個猖狂的小家夥是誰?請你們把那個不守秩序的小家夥攆出去!她妨礙了大家安靜地聽故事。”

小珍妮一下子愣住了,她沒有想到自己親愛的爸爸竟然這樣說她,她連哭帶喊賴著不走,想讓爸爸心軟,但蓋達爾不為所動,堅決要求工作人員把珍妮拉出會場。

之後,蓋達爾又繼續給孩子們講故事,故事講完時,孩子們對蓋達爾報以熱烈的掌聲。蓋達爾給孩子們講的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故事,還通過對小珍妮的懲罰,給孩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無論是誰,都不應以優越驕縱,過於張揚。

做人要學會低調,不能張揚。何謂低調。低調是一種人生姿態,是俯下身軀卻胸懷大誌的行動,是謙遜有禮卻心雄萬丈的氣概,是退讓有節卻勇於進取的情懷。低調不是低微,也不是低賤,更不是低人一等,處處退縮。掌握這些原則,也就理解了低調做人的真諦。低調做人正是藏在匣中的寶劍,一旦出鞘必定是光華奪目,寒芒閃閃;低調做人正是雪壓枝頭的梅花,春來之日必定會迎風怒放,霞彩滿天。

威爾遜當選為美國新澤西州州長之後,有一次,出席一個午餐會,主持人在介紹他時,稱他為“未來的美國總統”。這自然是對他的刻意恭維,可是對其他在座的人來說,卻產生了相形見絀之感,眾人的臉上都有些不悅。

威爾遜想扭轉這種一人得意眾人愕然的局麵。他起立致詞,在幾句開場白之後,他說:

“我自己感到我在某方麵很像一個故事裏的人物。有一個人在加拿大喝過了頭,結果在乘火車時,原本該坐往北的火車,卻乘了往南的火車。

大夥發現這一情況,急忙給往南開的列車長打電話,請他把名叫約翰遜的人叫下來,送上往北的火車,因為他喝醉了。

很快,他們接到列車長的回電:‘請詳示約翰遜的姓,車上有好幾名醉漢,既不知自己的名字,也不知該到哪去。’”

威爾遜最後說:“自然,我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卻不能像主持人一樣,知道我的目的地是哪裏。”

聽眾大笑。

威爾遜幽默的謙遜,使眾人消除了對他不服氣的情緒。因為威爾遜懂得,做人越是張揚越是遭人鄙視。

所以,為人一定要低調,不要張揚。低調做人既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也是一種智慧,一種謀略,一種胸襟。但低調做人決不是要低人一等。

大陸的一個企業代表團,到香港後去拜訪李嘉誠先生,當代表團成員出電梯時,李先生已在電梯口迎候,入座後他給代表團的每個成員發名片,這使得所有的成員都驚愕不已。李嘉誠是華人首富,“地球人都知道”,可他發名片的樣子就像小學生做功課一樣認真。李先生曾說過,做人不能太張揚,你的生存不能影響到別人。正是這種低調做人的姿態,才成就了今天的華人首富。

當然,我們提倡低調做人,並不是讓你低人一等。低調與低人一等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是否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低調的人雖然目前看起來似乎處於低人一等的劣勢,但卻能厚積薄發,強化自信,積累經驗,成就大事。俗話講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縱觀古今中外成大事者,無不是經過艱苦磨煉,經過“低人一等”的磨難,而最後一飛衝天、一鳴驚人的。

同樣,低調做人更不是要我們去忍氣吞聲。有時盡管在同一事件中,人們起初還比較客氣,謙遜地做出一些必要的忍讓,但由於對方實在是過於無禮,而且行為方式和欲望令人發指,實在是難以接受。在這種情況下,便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忍無可忍”了。此時此刻,便不應再“忍”下去,而可以有所表示。

一個人如果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刁難,往往是因為自己軟弱或辦事能力較差所致。相信你肯定也不願意別人騎在你的頭上並且認為你沒有工作能力,因此,一定要改變這樣狀況。要改變被人欺負的現狀,態度必須要強硬起來,腰杆挺直起來,與欺負你的人相抗爭,不能一味用低調做人來解釋,低調做人不等於忍氣吞聲。這樣,原來欺負你的人就會有所收斂。

其實,低調做人就是要能夠正確認識、分析自我,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不以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相比,更不以自己的劣勢與他人的優勢相論。

所以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擺脫“低人一等”的心理,發揮自己的所長,以平常之心對待,顯出足夠的自信,就會在處事過程中從容自如,遊刃有餘。

低調做人不等於低眉順眼,更不等於卑躬屈膝。低調是一種態度,一種風範,那些奴顏媚骨的態度不僅不是低調做人的真諦,反而是低調做人的反麵。

人生處在順境和得意時,最容易張揚。張揚是許多沒有遠見的人的共性,他們本來就沒有大誌向也沒有大目標,隻是在一種虛榮心的驅使下向前奔跑,目的隻是想博得眾人的喝彩。所以眾人的掌聲一響便認為達到了人生目標,便想躺在掌聲中生活,他們認為自己可以不必再奔跑,可以昂頭挺胸地在人群中炫耀了。

張揚也可以說是一種誤解,一種把暫時的得意看成永久得意的誤解,一種把暫時的失意當成永久失意的誤解。低調的人明白,這個世上永遠沒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是暫時的相對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張揚的事情。

如今,很多人都感歎:與人相處,難!隻要稍有點處理不當,就會招來麻煩。輕則工作、生活不愉快,重則影響自己的事業。因此,在生活中無論我們處在何種境地,都要學會低調做人。順境常常是過去艱苦耕耘收獲的結果,逆境也正是日後峰回路轉、否極泰來的前奏。因此即使是遇見挫折和痛苦我們也要在低調中修煉自己,最終突破人生的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