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品味。品位是一個人觀察、欣賞一件事物的態度,同樣的東西可能在不同的人麵前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麵貌,而它本身的價值與其價格和欣賞者的地位是沒有關係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品位成了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最佳終極指標。
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有個趕上好時機的、富甲一方的暴發戶,聽說在北京有一所高級會所,據說這家會所的會員都是很多社會名流,是地位和品位的象征,他就千方百計想要加入。雖然加入這家會所需要出奇昂貴的會費,但他還是他花重金千裏迢迢前去辦理。然而在經過漫長的審核等待後,會所方麵給了他一個無情的結果:經過綜合評審,您被拒絕入會。暴發戶鬱悶得很,以為人家嫌他錢少就用雙倍的入會費再次申請,這次他被答複:對不起,不是錢的問題,您還是不能入會。暴發戶這才明白,原來錢不是萬能的,很多東西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
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看待金錢的態度上,輕而易舉的窺探出他的品位。我們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在商業社會中,金錢確實很重要,“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錢並不能成為我們人生中的唯一追求。假如我們把自己的人生完全定位在金錢之上,那樣實在是沒有什麼品位可言。史威夫特說過:“金錢就是自由,但是太多了卻是桎梏。”
歌德也曾經說過:“惟有懂得金錢真正意義的人,才應該致富。”在現實生活中,總有許多人雖然很快的致富,步入好的生活狀態,但他們卻被金錢迷住了眼睛,不能關懷、體諒別人,最終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這樣的人,就像上麵那位暴發戶一樣,盡管過著舒適安逸的生活,卻不見得會有品位。
那麼,究竟什麼是品位呢?
品位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理解,它存在於我們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的細節中。無論是挑選衣服的品牌,找一份好的工作,還是選擇一個好的伴侶,品位都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品位有高低內外之分,表麵的,檔次低的很容易達到,難得的是由內而外、不由自主散發出來的高尚氣息。這不僅需要我們用高品位的眼光打理生活,更需要深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的道德的品質。唯有如此,我們的人生才能更有內涵,生活也才會更有質感。
一個人的生活品位會隨著他的成長而逐漸完善,一旦成型之後,便不會再有大的改變。 “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對於我們來說,是否貴族無關緊要,但是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品位絕非易事。一夜暴富的傳說是存在的,但一夜之間就改變自己的生活格調,提升自己的品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當今社會,社會等級是由許多複雜的文化標準來確定的。人們所處的社會階層也是由他的生活品位和格調決定的,而不是以簡單的有產和無產、剝削與被剝削來劃分的。人們可以經由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但卻不能僅僅靠金錢或地位來提升自身的品位。
當然,生活中的品位和格調是可以通過學習與培養獲得的,它不像金錢和財產那樣,在獲得的過程中可能導致個人道德的淪喪和墮落。通過自身修養的不斷學習,品位的不斷提升,一個人即使沒有擁有很多錢,也可以達到很高的社會地位。
給自己的人生製定一個計劃,奠定一個基調,就能在適合的地方找到屬於自己的位子。你即將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完全取決於你對自己的最初定位,這是一種必然的因果聯係。不僅品位如此,地位也同樣完全取決於最初定的基調。
通常情況下,品位衡量的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整體行為表現。但是,這個所謂的“整體表現”不是從簡單的一句話、一個行為、一個眼神中提煉出來的。“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就像蓋房子一樣,品位也是由許多個零零碎碎的的細節累積、彙總起來的,而且我們必須要有小中見大的觀念,因為任何一個小細節、小問題,都有可能是組成品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年齡代表的是什麼呢?生活經曆的多少?還是僅僅隻是生理上的變化?不管人們究竟是怎樣理解的,年齡的痕跡不僅體現在身體上,還深深的烙印在品位裏。年齡的增長、品位的提高和地位的提升能夠同步起來的人,必定是一個成功的人。人人都是一處折子戲,想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去演繹完美的人生,完全取決於人們本身的抉擇。而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人們對於自身的定位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人是一種社會群居性的動物,沒有任何一個人確定他能夠獨立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尤其在這個人脈決定發展的年代,人際關係更是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的高低。而人際關係不是人生來就能具有的,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的經營,不斷的修整它,這樣,才能為自己的未來確定一個比較穩定的位子。那麼,究竟又是什麼是決定一個人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呢,身份、機會、性格、還是容貌?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歸根結底決定人際關係的主要因素還是品位。
有野心的人,沒有一個不想成為有地位、有魄力、吸引他人眼光的人。所以,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埋頭苦幹、努力奮鬥,但到最後卻發現自己的夢想仍舊是遙不可及。他們為此十分費解,究竟是為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成功是一種素質,一個人的品位對他的地位確立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努力奮鬥固然重要,但假如不注意自己的修養和素質,就算掙足了一些銀子,也仍然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暴發戶”,永遠都無法跨進高尚和社會精英的門檻內。
生活品位、品味生活,我們完全可以把它通俗的理解成對生活的理解和品嚐生活的味道,當然是用心去品的。比如說在蕭瑟的秋天,假如看到一顆掉光葉子的樹,有些人就會感到非常難看,而另外有些人卻能因此品嚐出蒼涼、遒勁的美,甚至會引發對生命的思考;比如說遇到車禍之後,有的人會怨天怨地,覺得自己倒黴,老天不待見他,而有些人就可以升華自己對生命的看法;還有在公共汽車上遇到一個需要讓座的孕婦時,有些人就會覺得懊惱,會對身邊的孕婦產生一種埋怨厭惡的情緒,而另外一些人不但能夠心甘情願的讓座,並且還會從對方的感謝以及周圍人的讚許中品嚐到一種付出、奉獻的快樂;還有些參與服務工作的,有些人對待客戶冷冰冰的,僅僅希望從客戶那裏賺到錢,而另外有些人就能夠對客戶進行關懷,與客戶交流,並能體會到在與客戶溝通時的挑戰性,認為這是一項能夠實現自己價值的充滿責任感的事物。
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是那些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以及試圖用激烈的言辭貶低降伏他人的人。他們總是自以為很聰明,但這種聰明卻是建立在與他人的對決上的,惟獨缺乏與自己內心力量較量的能力。
而有品位的人,不會很激烈的和他人在一個問題上爭得不可開交,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判就覺得受到了傷害。有品位的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會大度的笑一笑,在遭到難堪的時候,總會聰明、適時的迅速扭轉困境,他們不會刻意用外表和地位使他人折服,但他們周身所散發出來的高尚氣息,一定會深深的吸引周圍的人群。
人生箴言
人們隻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選擇自己認為獨特的東西,而不是單純把它與金錢和奢華掛鉤,就都是有品位的,隻不過有高低之分而已。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會發現一個人的品位與他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氣質是相輔相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善於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一些東西,並發自內心的欣賞,就是一種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味道——品位。
要欣賞不要嫉妒
嫉妒,是一種與現代文明生活不相適應的不良心理。對別人的嫉妒首先是對自己心理上的折磨,對自己身心的摧殘。嚴重時可能造成對別人的危害。而學會欣賞別人,是為人善良的表現;學會欣賞別人,也是生存的藝術,你會在欣賞別人的時候獲得快樂,獲得智慧。
欣賞有領略玩賞;認為好,喜歡的意思。而嫉妒是指因別人比自己強而忌妒;羨慕別人什麼東西,而也想要,甚至怨恨別人,常是貶義詞。
人都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被人欣賞,欣賞就是發現價值或提高價值,我們每個人總是在尋找那些能發現和提高我們價值的人。
一家成功的保險公司經理在談到成功的秘訣時說:“很重要的一條是:我們欣賞我們的代理人。”
欣賞能給人以信心,能讓對方充滿自信地麵對生活。愛情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就是因為兩個人互相欣賞對方,欣賞對方的優點,甚至欣賞對方的缺點。在愛人眼裏,對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一個人被別人認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可以想象他是何等興奮,所以心中有愛情的人對待生活總是積極、樂觀的,充滿自信的。
許多大企業家告訴我們,他們在提升一個人之前,喜歡了解有關這個人妻子的情況,他們感興趣的當然不是她的長相、她的賢惠,而主要在於她是否對丈夫有一種信任感。如果一個妻子認可其丈夫並給他一種感覺:她和丈夫在一起是愉快的,那麼,每當丈夫回家時,他就能在她的臂膀中得到一種自信和激勵,第二天,他能充滿自信地麵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