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老者痛心疾首模樣。念慈咬唇道:“施主,你就等著,我一定會做出讓你肯定的素菜來!”
老者冷笑:“難!”
念慈不再言語,端了丸子便出去。老者如此看扁她手藝,實在應當爭氣。
一把鑽進菜園,夏季時分,作物皆已成熟,念慈在園中仔細看那果蔬,碧綠泛油,紅黃點綴,是畫師筆下的農戶籬園。卻是這滿園喜人菜蔬,念慈看著皺起新月彎眉。從土地結出的果實,如是藏匿了土地的秘密,而這秘密,用烹飪也許隻釋放出一半,而另外一半的秘密又是什麼?如何才能得到這秘密?對於這秘密的感知,味料、火候,都能達到它所需時,方才能由舌頭品嚐土地散發的芳香,而純粹土地之芬芳,或才是這果蔬最高境地的禪味吧。
念慈棲身於這清新田園,微風過處,竟有植物之香撲鼻而來,細聞,原是紅茄、紫茄、豆角、苦瓜,姹紫嫣紅,油菜花兒也黃澄澄盛開,念慈如飲酒醉,在那菜叢欣喜萬分。
紅茄圓紅如似燈籠,紫茄長似瓜,同是喚作茄,色、味與形竟大相徑庭,連同它們碧葉如掌,那氣息亦各不相同;苦瓜遠嗅如是清芬,而近聞,便是甘了,透出黃來的熟苦瓜,可透出甜來,青苦瓜,聞著甘中有澀;苦瓜瓜身上的凹凸紋,若是緊密排列,苦氣更重,如若疏疏排列,味純粹甘氣而不苦,這便是品種的區別。念慈捧起那些蔬菜,一一酣然細嗅。
菜園另一角結的黃瓜,三三兩兩隨藤放在地上,念慈看了那顏淺淡黃的,個頭偏小,便知是不熟的瓜,而色如金黃者,個大,用手拍去咚咚回響,便可聽得瓜內囊肉已粉,結滿籽粒,瓜質亦結實有致;而夾豆豆籽豐滿圓潤者,與籽粒扁平者,氣味亦有所不同,成熟的作物,汲取更多土地養份,日日澆以這清甜山泉,果實氣味自然更加芳香,反之則氣淡味澀。隻是不同作物,氣息不同,如人,氣質不同者,氣息亦不相同,佛經曾說,這世上之物皆有相通之處,想必真是如此了。
菜蔬中氣味卓爾不群者,多當作調料,如椒,如金不換,如芫香芫荽、如薑、蔥、蒜不等。
念慈在這菜園裏呆了一天,悟出許多來,別看這些蔬菜隻是靜靜而立,卻亦有喜怒之分,向陽之地,陽光雨露充沛,熟後香甜,果實圓大豐厚,顯得喜人,而陰地或是旱角,蔬菜便焉然拉聳,自然怒氣叢生,所結蔬果無不缺乏光澤,個小扁平。而這些都是平常所未曾用心領略,經了那老者一番挑剔,念慈才發現這些可愛蔬果的秘密來。
走出園子,泉溪處妙心正捋袖搞弄什麼,念慈喚她:“妙心師姐,在弄什麼呢?”
妙心頭也不回,大聲嚷道:“念慈,快來幫我洗芋頭。”
念慈上前看,妙心正在水邊洗淘芋頭,路邊已放了幾個,大大小小如圓球,念慈歡喜地捋袖參與,卻不一會尖叫跌坐路邊,素袍子滿是泥巴。
妙心緊張問:“怎麼了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