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在素質教育的動力結構中把握審美教育的獨特本質(7)(2 / 3)

法國化學家凱庫勒(F.A.Kekule)在研究苯和其他有機分子實際是環狀結構的偉大發現,就是受到夢中蛇嘴咬蛇尾的啟發的結果。他本人是這樣描述事情經過的:

但事情進行得不順利,我的心想到別的事物。我把座椅轉向頭邊進入半睡眠狀態,原子在我麵前飛動,長長的隊伍,變化多姿,靠近了,連接起來了,一個個扭動著,旋轉著,像蛇一樣。看,那是什麼?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麵前輕蔑地旋轉,我如同從電掣中驚醒,那晚我為這個假說的結果工作了一整夜。

凱庫勒的偉大發現再次證明了創造力是直覺與理性兩種思維真正通力合作的結晶。

直覺的理性是指直覺思維中蘊涵豐富的理性內容,這不僅指自然科學研究的直覺思維中蘊涵理性因素,也包括文藝創作的形象思維的直覺中同樣不能缺少理性成分。從上麵凱庫勒發現苯的結構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是以直覺思維為主導的思維狀態下,理性成分也是不可缺少的。理性不僅是直覺產生的基本和必要條件,而且還在深層次上規範、影響著直覺思維的方向和品質。思維的方向是指思維活動的指向性,即主體控製自己施作用於某種具體存在的關係,這是主體主動建構且以主體為主導的一種作用與反作用對立統一的關係,理性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控製自己的直覺指向某種存在,這種存在便成為主體直覺的具體內容;思維的品質指統一於思維對象一般規定性之中的不同維度之上的邏輯對立的量質規定性,在不同維度上具體表現有所不同,如廣闊性與狹隘性、深刻性與膚淺性、真與假、對與錯、美與醜、敏捷性與遲鈍性、係統性與淩亂性、鑽研性與敷衍性、創造性與再造性、批判性與盲從性等11種兩極對立的品質。例如,從知性思維成果與被認識對象是否統一的維度看,思維具有真與假兩極對立的品質,當具有特定意義的係列符號與被改造過以經驗為中介形成的理性知識與被認識對象建立起對應統一時,這時的思維成果就是真理,反之則是謬誤。自然科學研究中的直覺的產生絕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什麼“神力”附體,也不是某種超自然力量的作用結果,而是有著充分的現實基礎的。上麵所講述的凱庫勒發現苯的環狀結構的例子同樣可以證明這一點,他的發現看似是直覺思維的結果,但就在直覺思維的深層,蘊涵的卻是理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