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圖書館在網絡化建設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有:
(1)各係統數據庫重複建設現象嚴重,網絡化共享程度不高,且規模有限;
(2)各係統的網絡發展相互製約的現象未能從根本上得到消除,通信網絡與增值業務網的發展協調問題未能很好地解決,網絡業務發展競爭往往處於無序狀態。
現在這些問題從多方麵影響到圖書館網絡化信息服務之社會地位的確立,也影響到圖書館的網絡化進程。我們要消除圖書館事業縱向結構的弊病,增強圖書館之間的橫向聯係,為開展館際協作和協調工作提供組織保證,需從國家信息化建設發展戰略的角度出發,組建一個全國性的圖書館網絡協調組織,並履行下列職責:根據國家在各個時期的總任務,確定發展圖書情報事業的方針、具體政策和發展規劃。
製定全國標準,如分類和主題標引的標準、圖書館計算機應用係統軟件和硬件標準及通信標準。
製定文獻資源配置方案和文獻資源共享方案。
負責全國大型圖書館合作項目的組織、方案製定與實施。
對以上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
負責與世界上主要網絡圖書館的資源交流與協作。
二、館長負責製
館長負責製是行之有效的圖書館管理體製。實行館長負責製,就是要明確館長在行政領導和業務管理方麵的職權和責任。圖書館館長承擔著領導全館工作的重任。他要主持製定全館的規劃、計劃,進行工作總結,要考慮並不斷調整、充實和改變本館的人員結構,以便組成多層次、多學科的業務工作隊伍,並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要製定經費預算,掌握經費開支;要指導本館的藏書建設和注意增添、更新設備和用品,以利於實現圖書館現代化;要抓好業務研究和經驗交流,處理對外事務等。
圖書館館長既然行使組織管理工作的職權,也應當承擔管理工作的各種責任。為此,就要求館長應該具備與他的職責相適應的能力和條件。
未來的圖書館組織將以特有的形式出現。它應該是:①以信息資源為基礎;②在組織上分散而又被網絡緊密聯係;③有快速敏捷的應變能力;④既有創造性又有團隊合作精神;⑤員工中擁有各種類型的智慧人才;⑥有自我控製能力,還必須擁有這樣一種環境——有明晰、有力的共同行為準則,並且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但是,圖書館組織的這一理想形態不會自動出現。除了要有良好的宏觀社會環境之外,圖書館館長亦應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職責。1987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國家教委、中國科學院在《關於改進和加強圖書館工作的報告》中指出:“實行館長負責製。館長的職責是: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以及國家和主管部門的有關法規;領導製訂全館規劃、工作計劃;執行經費預算;督促、檢查、總結工作;對於工作人員實行獎懲;根據需要在定額編製範圍內向社會招聘。”21世紀的圖書館館長除應履行上述基本職責外,還應增加並強調以下職責:1.確立圖書館定位,指明圖書館前進的目標定位是指從最大外延上界定圖書館的性質是什麼,核心就是明確圖書館的特色。館長如果搞不清自己的圖書館做過什麼,最適於做什麼,就會使圖書館變得毫無特色,盲目模仿競爭對手的發展策略、信息資源建設、信息產品開發及動作過程,最終必敗無疑。
2.調動館員的能動性,使圖書館充滿創造力激發能動性就得打破幾十年來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因為並不是隻有館長才有能力激發館員的能動性。在新型圖書館中,整個組織都應被視為是有創造力的,館長的主意並不都是從“聰明人”那裏得來的。館長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圖書館內部建立一種機製,以保證決策層不會拒絕任何一個初來乍到的新手所提出的“為什麼不試試這個主意”的請求。要想發揮館員的能動性,館長必須允許有不同的意見和分歧。改革要有成效,最大的敵人就是教條。要鼓勵爭論,但要適可而止;爭論之後,必須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