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圖書館的類型劃分及中小學圖書館(室)(6)(2 / 3)

1.延長了開放時間,實行開架服務

大多數中小學圖書館每周向讀者開放時間都在60小時以上,有些館每周開放時間達到70小時以上。許多中小學館不僅中午開放,晚上開放,就連節、假日也向師生開放,被師生戲稱為“全天候圖書館”。

在開放形式,基本上實行開架服務,少數實行半開架服務,讀者可以在書庫自由選擇自己所需要書刊。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拒借率,提高滿意率,方便讀者,節約讀者大量的時間。

2.服務形式多樣靈活,積極主動傳遞文獻信息中小學圖書館的服務形式可以說是多種多樣,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除了傳統的流通和閱覽外,許多中小學圖書館還開展一些具有創造性和特色性的服務。在宣傳推薦圖書上,他們創辦牆報、黑板報和宣傳專欄,有的創辦讀書社團報刊,傳授讀書知識、推薦館藏和新書刊、讀書筆記、讀書體會和感想;在書刊外借上,他們開展送書上門,送新書刊信息到教研組、班組和讀者,主張科學研究課題組和個人(包括教師和研究小課題的學生)開展檢索服務、收集文獻;幫助班組建立圖書角並按時更換書刊;在閱覽上,有許多中小學圖書館開辟了教師備課室、研究室,特長生、尖子生、研究性學習和畢業生等特色性的閱覽室。

3.開展用戶教育,傳授利用圖書館知識

許多中小學圖書館為學生開設利用圖書館教育課,有的列入教學計劃;大多數圖書館利用新生入學或者專門活動,向學生介紹圖書館,傳授利用圖書館知識。有少數中學圖書館,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還編輯專科性閱讀書目,編輯圖書館利用課教材,作為校本課程教材正式出版。

4.積極進行閱讀指導,開展多種多樣讀書活動許多中小學圖書館非常重視對中小學生的閱讀指導工作,開設閱讀指導課。閱讀指導課可以分為:一是一般閱讀指導課,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圖書館,如利用圖書館目錄和書目數據庫,選擇自己所需閱讀的書刊,製訂讀書計劃;閱讀方法的指導,如何做讀書筆記、摘錄文獻、寫讀後感等。二是專題閱讀指導,選擇某個主題,收集有關文獻,然後進行閱讀和交流,主要目的是對該主題的綜合、了解和掌握,以及閱讀後的感想。三是專書閱讀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認識、理解和掌握該書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寫作方法和技巧、主要的語言運用藝術等。開展了各種讀書會、報告會、座談會、講座、書展、讀書比賽、知識競賽、交流會、征文競賽、參觀、讀書夏(冬)令營等活動,組織讀書社團。通過這些讀書活動,使學生擴大了視野,陶冶性情,提高了素質,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能力。

(六)重視隊伍建設,初步形成了能適應中小學教育發展需要的專業隊伍長期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小學圖書館工作不被重視,成了老弱病殘收容所,轉崗教師和教職工親屬及關係戶的收容站。中小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編製不足,在崗人員的文化素質、專業素質以及人員結構遠遠不能適應中小學教育發展的需要,中小學圖書館也就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1995年,江蘇省共有中小學圖書館工作人員26655人,有60%—70%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難以勝任本職工作。圖書館學專業教育,我國原有兩三所高校設有圖書情報專業,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數量有限,主要都分配到公共圖書館、科學專業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三大係統,到中小學圖書館的寥寥可數。20世紀80年代,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發展很快,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有52所高校開設圖書情報專業;1985年,中央電視大學又開設圖書館學專業;另外,還有部分圖書情報中等專業學校。這些學校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其中有一定數量畢業生到中小學圖書館工作,但為數仍然很少。1996年以後,正規的圖書館情報教育開始萎縮,目前隻有34所高校設有圖書館情報專業,招生人數大為減少。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向中小學分配有兩難:一是畢業生本人不願到中小學,出現分配難;二是中小學將圖書館編製留有餘地,情願安排轉崗人員和關係戶,不願接收專業畢業生,出現接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