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圖書館的類型劃分及中小學圖書館(室)(1)(3 / 3)

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和建設方興未艾,已成為圖書館進入21世紀以來的熱點,其未來肯定會有美好的前景。

複合圖書館(Hybrid library)。

複合圖書館是指在一個機構框架下,以傳統圖書館為基礎,實現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共存互補並有機結合於一體,是實體加虛擬,是圍繞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與傳統技術,根據版權法的規定,對印刷型、電子型和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收集、組織、轉化、管理,實現一體存取,為信息用戶提供館內服務和不受時空限製的網絡服務。複合圖書館不是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有機體、一種新模式。它的優勢就在於:一是信息資源更豐富,來源渠道更多,品種更齊全;二是服務範圍更廣,讀者更多,效益更好;三是突破時空限製;四是虛實結合,能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與選擇;五是能真正實現文獻資源共享;六是圖書館的功能更全麵、更完美;七是能使圖書館發展既符合社會實際,又適合未來的社會需要。複合圖書館具有混合性、多樣性、獨立性、整體性、兩麵性和適應性與先進性等特點。它是現在大中型圖書館今後比較好的發展模式。

這些標準各自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圖書館的類型,但是任何單一的標準都不能完全揭示各類型圖書館的特點。因此,劃分圖書館類型不能采用單一標準,必須把多種標準結合起來使用,才具有實際意義。我國是從實際出發,根據以往人們通常做法,結合多種標準,作為劃分圖書館類型的基本原則。我國根據圖書館的領導係統,結合圖書館的性質、讀者對象和藏書內容等標準,將我國目前圖書館劃分為: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科學圖書館、專業圖書館、技術圖書館、工會圖書館、軍事圖書館、少年兒童圖書館等。在這些圖書館中,人們認為公共圖書館、科學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是我國圖書館事業的三大支柱。

因為這三大係統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和人力資源都比較豐富,技術力量較強,設備先進,並承擔藏書中心、服務中心、協調中心和研究中心等重要任務。

(第二節)中小學圖書館(室)的性質、作用與任務

一、中小學圖書館(室)的性質

中小學圖書館(室)(以下除必要時稱“中小學圖書館(室)”外,一般均稱“中小學圖書館”)是圖書館事業中的一種類型,它具有一般圖書館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性。1991年8月由國家教委製訂的和2003年3月由國家教育部修訂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以下簡稱《規程修訂》)第三條中均規定:“圖書館是中小學校的書刊資料信息中心,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教育科學研究服務的機構。”也就是說,學術性、教育性、服務性是中小學圖書館最突出的特性。這三個特性,一般圖書館都具備,但中小學圖書館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有自己特殊的內容和要求。

(一)學術性

中小學圖書館的學術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1中小學圖書館是為教育、教學研究提供文獻信息的機構我國中小學圖書館是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和教學研究服務的機構。中小學是麵對全國幾億人的教育工作,有許多教育和教學上的問題需要研究。而要開展研究工作,必須從搜集資料、占有資料做起。隻有掌握了當前國內外教育研究的狀況和發展趨勢,廣泛了解哪些問題過去已做過哪些研究,取得過什麼成就,還有哪些問題有待於繼續研究,才能使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有較高的起點,並避免重複,少走彎路。而圖書館內收藏有各種文獻資料,還有各種工具書和數據庫,這些都是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礎。

2中小學圖書館的工作是教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廣泛搜集教育、教學方麵的文獻資料,科學地加以整序,使之係統化,然後有目的地提供給教師,這些工作實質上是對有關教育、教學方麵的知識進行篩選、組織、提煉、報道和傳遞的工作,具有很強的學術性,是開展教育和教學研究的前期勞動。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小學圖書館工作也可以說是教育和教學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