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小學圖書館工作本身是一種學術性工作中小學圖書館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藏書,才有開展工作的物質基礎。做好藏書搜集工作就要從浩瀚的文獻中進行選擇,把符合少年兒童閱讀的各學科、各種類型的文獻以及適合教師教學參考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係統的收集。文獻選擇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如果對學校的教學工作沒有深入地了解,對各種年齡的少年兒童的閱讀心理沒有研究,就不可能進行文獻的選擇。圖書館對搜集來的文獻還要進行組織和整理,使之成為一個科學的知識體係。這種組織知識體係的工作也是一種具有學術性的工作。圖書館將館藏文獻有針對性地傳遞給讀者,在讀者和藏書之間發揮中介作用,就必須了解讀者的閱讀要求,熟悉館藏文獻的內容,這種工作需要館員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業務知識,這種服務工作本身也是一種具有學術性的工作。此外,不少中小學圖書館為做好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工作,開設了圖書館使用法、文獻知識、讀書方法等方麵的講座或課程。講課教學都是在深入研究文獻知識,掌握中小學生的閱讀心理,總結圖書館業務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其中凝聚著圖書館工作者的豐富知識和辛勤的勞動,這項工作也帶有較強的學術性。
(二)服務性
中小學圖書館是利用文獻為學校教育、教學和科研服務,這種服務是通過為全校師生提供文獻信息來實現的。因此,中小學圖書館是個服務性機構,服務性是其主要特性之一。其服務性主要表現在:中小學圖書館以文獻為工具,通過文獻的借閱、宣傳、推薦等,來滿足師生教與學的需要。它是為傳播文化科學知識,向讀者進行教育而服務的,因此是一種知識性的服務。
中小學圖書館服務的實質是“為人找書”和“為書找人”。也就是說,要將圖書館收藏的不同內容、不同水平的文獻推薦給最需要利用它們的讀者,努力開發文獻資源,使“書盡其用”,盡量發揮所藏文獻的作用;另一方麵,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愛好的學生,向他們推薦和提供他們最需要、最感興趣的書籍;在藏書與讀者之間發揮中介作用。因此,圖書館的服務是一種水平很高的服務工作。
中小學圖書館的服務要求中小學圖書館工作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首先,要有和藹的態度,樹立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思想,對讀者要主動熱情,對工作要不畏艱苦,不怕麻煩。
其次,在了解不同年齡的學生的閱讀心理和閱讀要求,懂得一點心理學,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指導和讀者服務工作。第三,要熟悉藏書、現代化管理係統、數據庫的使用方法等,對館藏文獻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做好書刊推薦工作,充分發揮藏書的作用;第四,要掌握一定的業務技能和服務方法,善於引導中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善於通過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讀書方法。
(三)教育性
基礎教育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對中小學生能力培養和整體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質教育的啟動與實施,也給圖書館帶來機遇和挑戰。圖書館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的信息中心,知識傳播的媒體中心,課堂教育的延伸,課外教學的基地。因此,中小學圖書館要確立目標,充分發揮圖書館職能,才能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學校圖書館擔負著傳遞信息的情報職能,是學校教育和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辦學水平的一個主要標誌。要全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等方麵的素質,圖書館的作用不可低估。
①促進學校德育工作。學校的職能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德,學生隻有思想品德好,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學校圖書館作為一個思想意識傳播媒介,在掌握中小學生閱讀方向、閱讀範圍乃至品位上都發揮著主渠道的作用。讀書,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影響巨大,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圖書館的文獻要經過精心挑選,內容健康,對低級趣味、庸俗不堪的圖書,能有效地抵製和杜絕,避免對中小學生產生消極影響。
②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就文化科學素質方麵而言,必須在智力和能力方麵下功夫,單靠課堂幾十分鍾授課,顯然不能適應學生求知的需要。另外,學生之間存在著智力和能力的差異,教師授課的節奏快慢、難易程度很難掌握,難免會造成學生中“吃不飽”和“消化不良”的兩種現象。因此,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借閱讀文獻進行慢慢地領會和理解,能加深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的理解,而且通過閱讀豐富的文獻能擴展視野,能夠培養良好讀書習慣,鍛煉自學和獨立思考能力,改進學習方法,善於從浩瀚的書海中汲取精華,從而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