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隻有認識影響文獻的無序狀態的因素,才能因勢利導,使文獻流合理流動。
(二)發揮文獻的潛在能量
分散的文獻有很大的能量。但是,按照係統論的理論,當由各個部分形成一個係統時,係統的能量遠遠大於各個部分能量相加之和。分散的文獻隻有形成一個整體,即係統,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在的能量。無序狀態的文獻,就會使讀者不知所措;而一個經過整序的文獻形成一個整體時,讀者也就獲得一種支配文獻的力量,才能駕馭文獻,也才能充分利用文獻的潛在能量,深入進行科學研究。所以,圖書館的文獻整序是發揮文獻潛在能量的先決條件。
圖書館的文獻整序職能,通常是由對分散文獻的分類標引、編目、保存等手段來實現的。整序的實質就是組織控製。社會文獻流經過圖書館的整序就成為有序的文獻集合體,這樣才能為讀者所利用。沒有整序的職能,圖書館的性質就無法體現,圖書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三、傳遞文獻信息的職能
傳遞文獻信息是圖書館又一項基本職能,它是圖書館中介性所決定的,沒有傳遞就沒中介性。圖書館傳遞文獻信息的職能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麵實現的:
(一)圖書館傳遞館藏文獻的信息
這種傳遞的目的可以回答某個圖書館是否收藏某種文獻,以便消除讀者關於某種文獻該館是否收藏的不確定的因素。圖書館目錄和書目數據庫是傳遞關於館藏文獻信息的主要工具。圖書館目錄和書目數據庫的本質,就是館藏文獻信息的集合體。讀者對館藏文獻的利用,首先是通過檢索圖書館目錄和書目數據庫,在獲取館藏文獻信息之後,通過借閱或在網絡上能夠閱讀到的全文數據而實現的。因此,圖書館傳遞文獻的內容信息,是以傳遞館藏文獻信息之後,才能進一步獲取文獻的內容信息。沒有前者,也就沒有後者。所以,圖書館傳遞文獻信息的職能,必然包括傳遞館藏文獻信息和文獻的內容信息兩個方麵。
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麵對讀者的不單單是本館文獻資源,其背後還有千千萬萬個圖書館,圖書館不僅可以回答某個圖書館是否收藏某種文獻,而且也可以回答某種文獻由哪些圖書館收藏,它是通過檢索網絡書目數據庫,獲取哪些圖書館收藏該文獻信息後,選擇其中一個圖書館,通過館際互借或在網上閱讀全文數據而實現的。
(二)圖書館傳遞文獻的內容信息
文獻是記錄人類思維及其成果信息的載體,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能夠傳播這種思維及其成果的信息。圖書館傳遞文獻信息,實質上就是傳遞文獻的內容信息,這是圖書館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也是讀者到圖書館獲取文獻的最終目的。在圖書館“借之還之”現象的背後,實際上隱藏著傳遞文獻內容信息的本質。在這些內容信息中,能消除讀者對文獻主題內容的不確定認識的部分,就構成了情報。圖書館與情報機構不同,圖書館傳遞文獻的內容信息主要是通過讀者閱讀而實現的。所以,圖書館情報信息的傳遞是隨著文獻內容信息的傳遞一起進行。
有些圖書館,特別是實現圖書情報一體化的科學專業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等,也積極開展情報信息服務工作,對文獻的內容信息進行加工,采取多種方法,傳遞文獻內容信息。這雖然是由圖書館直接做的工作,但它仍屬於情報學意義的信息傳遞。
(三)圖書館傳遞文獻信息的形式,有主動傳遞、被動傳遞和網絡傳遞主動傳遞,是指圖書館能夠根據讀者的需求,主動地進行文獻服務為讀者提供未知的文獻信息。如圖書館開展的“為書找人”“送書上門”“新書通報”等就屬於這種服務。
被動服務,是指圖書館為讀者提供讀者已知的文獻,而這部分文獻的內容信息館員是不必了解的,即“為人找書”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