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戈氏新五律
美國學者戈曼(Gorman,M.下稱戈氏)於1993年出版了《未來圖書館:夢想、狂想與現實》一書,提出了“圖書館新五律”(Five New Laws of Librarianship)即:第一,圖書館服務於人類文化素質;第二,掌握各種知識傳播方式;第三,明智地采用科學技術,提高服務質量;第四,確保知識的自由存取;第五,尊重過去,開創未來。對於阮氏五原則,戈氏自詡是“站在了我們職業的這位巨人的肩上”。戈氏著重以當今圖書館及其未來發展趨勢為背景,對阮氏五原則進行了全麵的修正。戈氏新五律可以歸納為:一是圖書館的任務,二、三是圖書館技術與服務,四是圖書館管理,五是繼承與發展。新五律雖有新意,其實是不足為訓的“五律”。
戈氏五律所講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失之過寬。圖書館雖然廣泛應用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成果,但這種普遍性並不一定反映著圖書館發展的特殊性。可以說戈氏五律用於傳媒、宣傳、教育等亦無不可,未能對圖書館現象給予具體深入的闡述。
戈氏五律沒有把阮氏五原則最核心的“以讀者為中心”的思想繼承下來。戈氏五律既不涉及讀者,也不言文獻,而將圖書館的基本任務以“服務於人類文化素質”取代,圖書館的任務起碼還應該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服務。
第二、三條把掌握方法與其達到目的割裂開來,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采用先進技術如果不是為了服務讀者,提高服務水平,不與辦館效益掛鉤,便毫無實際意義。這正是發展現實中必須杜絕的盲目行為。
戈氏第五律的實際內容恰恰違反了繼承與發展的規律,使戈氏五律成為“廢品”。他缺乏曆史觀,不僅忘記了圖書館的優良傳統及其發展連續性,也忘了曾經為創造圖書館定律作出過貢獻的阮氏,對未來也沒有實質性的開創。
總之,如果將阮氏五原則或者戈氏新五律視為圖書館學定律是不成立的,隻能算是圖書館工作定律,因為它們都沒有回答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它們孤立地描述圖書館工作現象,忽視了圖書館與社會的聯係,未能從理論思維上作深層次的論述。它們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
指出未來趨勢,隻是現狀的結論與描述,尚未達到應有的理論高度。
(三)圖書館的發展原理
圖書館的發展原理應包括圖書館工作和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主要方麵。圖書館發展可以歸納如下五個方麵:①與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相適應。圖書館本身是上層建築,其發展必須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經濟的發展製約著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的發展也促進經濟的發展。正是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直接影響到圖書館發展的不平衡。經濟和技術是密不可分的,技術的進步促進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實質上技術就是經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改善了人文環境,文化因素對現代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大,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經濟,是綜合國力的表現。人文環境的改善,為圖書館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圖書館適應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也必須為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服務,形成良好的互動,促進自身的發展。
這是圖書館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圖書館要適應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圖書館必須銳意改革,使這個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變革。這不僅是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也是自身求生存、保穩定、促繁榮、爭發展的實際需要。
②符合國情。所謂“國情”是指一個國家的具體情況和國際發展潮流。它與前麵的“與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相適應”既有聯係又有區別,因為國情總是與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密切相關的。對圖書館來說,國情還包括民族文化特色、文獻發展質別、檢索習慣和讀者習慣等等。
每一個國家都處在國際大環境中,必然受到世界發展潮流的影響。隻有正確認識本國的實際基礎,準確判斷其在世界經濟、技術、文化發展中的位置,找出差距,迎接挑戰,正確製定發展戰略,才能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推動本國圖書館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