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圖書館的性質與職能(4)(3 / 3)

二、圖書館的本質屬性

圖書館的本質屬性,就是圖書館本身所固有的,並且對圖書館的方針任務、社會職能、服務對象、機構設置、內容方法、領導體製等等都起製約或決定作用的一種屬性。失去這種屬性,圖書館的性質就要發生變化。圖書館的一般屬性是由圖書館的本質屬性派生出來的。

認識圖書館的本質屬性就是認識了圖書館本質。認識了圖書館的本質,也就從根本上認識了圖書館。對於圖書館本質屬性的認識仍然分歧很大,也提出了一些不同觀點,如認為圖書館的本質屬性是“階級性”“藏用性”“藏借性”“中介性”等等。在這些觀點中,我們比較讚成“中介性”是圖書館本質屬性。因為中介性決定了圖書館的存在和發展,它的存在才派生了圖書館的社會性、服務性、學術性等其他屬性。中介性的認識觀點源於“中介世界”理論,它是將圖書館置於人類信息交流大係統中來認識的,發現圖書館處於中介地位,發揮著中介作用。因此,認為中介性是圖書館的本質屬性。

(一)圖書館是中介性機構

我們在考察圖書館起源時發現,人類信息交流方式的進步和變革(由單純的直接交流變為直接交流和間接交流兩種方式)是產生圖書館的前提,文獻的出現是圖書館產生的直接原因。

文獻存在於圖書館之中,借助圖書館得以傳播,圖書館就是文獻信息的介質。“圖書館是通過收集、整理、保管、多方麵提供和利用文獻的工作,為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服務的一種文化教育機構”的這一概念,就是講圖書的中介性。人類的思維活動及其結果,除了用口頭語言、表情動作、實物等進行直接交流以外,主要是利用文獻(文字記錄的書麵語言)進行間接交流,前者被稱為非正式渠道,後者被稱為正式渠道。在間接交流過程中,圖書館處在中介地位,是幫助人們利用文獻進行間接交流的中介物。

上圖中,通過實踐以後,人們在精神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圖書館處在人類信息間接交流過程中的中間地位,在文獻與讀者之間增加了一個聯係的環節,這是人類曆史發展的產物。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在網絡環境下,實現圖書館、情報信息一體化,人們的信息交流就會更加快捷、準確、方便了,那時,圖書館的中介性仍然存在,不過圖書館傳遞文獻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二)圖書館的中介作用

圖書館中介性決定圖書館的中介作用,圖書館的中介作用是通過圖書館的具體工作體現出來的。圖書館工作的實質,就是轉換文獻信息,實現文獻的利用價值,即使文獻的潛在價值轉變為現實價值。

信息是個範圍十分廣泛的詞,它的概念說法很多,目前還沒有一個十分科學、準確的定義。在信息資源領域,一般認為信息是指事物運動狀態與方式。這還是一個非常抽象、含義極其廣泛的定義。文獻是指記錄一切人類知識信息的載體。文獻信息就是文獻本身所含有的人類知識信息。文獻信息包括文獻的形式信息和內容信息。圖書館工作的任務主要就是充分揭示文獻的形式信息,使文獻的內容信息在讀者的使用過程中得以傳播。圖書館的采購、分類、編目、保管、借閱流通等工作環節,就是為了實現傳遞文獻內容信息的目的。在這過程中,圖書館體現了它的中介作用。對於文獻如果僅僅是閱讀,隻能是實現文獻內容價值的一部分(如果是文藝作品、娛樂性文獻等,閱讀也就應該算是實現全部內容價值了),必須是通過實踐,或者創造出新產品,或者創造出新的文獻,才能實現文獻的全部內容價值。當然,這不完全是圖書館的事了。圖書館工作並不增加文獻的原有信息量,它的主要任務是想方設法傳遞文獻信息,使之能夠得到讀者利用。

上圖說明,圖書館要發揮其中介作用,必須重點做好采購與分編、組織和保管、借閱與流通這幾項工作。這樣,它才能真正成為聯係文獻與讀者的紐帶,才能更好地為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服務。

(三)圖書館的中介性與其他屬性的關係

中介性是社會性的基礎。圖書館與社會的聯係是由中介性決定的。無論是圖書館館藏文獻與讀者,還是圖書館網與資源共享,離開了中介性是辦不到的。圖書館聯係社會的基礎正是中介性。中介性決定圖書館的存在,然後才有圖書館與社會的聯係。所以說,中介性決定了社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