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圖書館的性質與職能(2)(2 / 3)

(二)圖書館的產生與發展

1.我國圖書館產生與發展概況

根據考古發現,公元前13世紀殷代,王室就有保存典籍的正式圖書館——“藏室”。根據近幾年考古證明,類似這種“藏室”可能還要向前推進400—600年。可以說,我國圖書館的曆史,至今已經有近4000年的曆史了。

秦朝。秦始皇在鹹陽阿房宮設有專門藏書機構,並設有“柱下史”負責管理。

漢朝。武帝時,皇帝下令“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廣泛征集圖書,並建館舍藏書,設專門官員管理,官方藏書已達35000餘卷。成帝時,命陳農搜訪遺書,藏於天祿閣,又命劉向、劉歆父子整理藏書,並編成我國最早藏書分類目錄——《七略》。它記錄了我國從古至漢藏書第一次大彙集,反映國家藏書已初具規模。

三國。魏、蜀、吳都有國家圖書館,並設有秘書令、中書令、秘書監、秘書郎等負責管理。

晉朝。元帝時,著作郎李充根據國家藏書造《四部目錄》,正式確立了經、史、子、集四分法的體係。

隋、唐、五代。國家藏書有了進一步發展,私人藏書也開始發展起來。這一時期是我國古代圖書館的發展時期。

元朝。建有宏元院和藝林庫。

宋朝。宋代很重視征集民間藏書,並建立了皇家藏書和國家圖書館,如秘閣、龍圖閣等。私人藏書有了新的發展。書院藏書初步形成,如當時比較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應天書院、嵩陽書院四大書院,都有大量藏書。

明朝。成祖時,由解縉、姚廣孝負責編撰《永樂大典》22 877卷,輯古今圖書7000—8000種,可以推知當時皇家藏書的豐富程度。明代私人藏書樓比較多,如:江蘇毛子晉的汲古閣,藏書84 000餘卷;寧波範欽的天一閣,藏書70 000餘卷。

清朝。清代有文淵閣、文津閣、文源閣、文溯閣、文宗閣、文彙閣、文瀾閣等七閣,是主要的國家圖書館和皇家藏書樓。乾隆時,廣征圖書,編成《四庫全書》,收書3461種,共79 309卷。這是我國圖書又一次大彙總。

從宋到清,是我國古代圖書館發展的繁榮時期。我國古代圖書館可分為4個體係:一是官府藏書;二是書院藏書;三是私人藏書;四是寺觀藏書。這些圖書館都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但它對保存我國古代遺產,發展科學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清朝末年開始,隨著反封建運動蓬勃興起,西方資本主義先進思想和科學文化的傳入,封建藏書樓逐步解體,近現代圖書館得到了發展,為公眾服務的公共圖書館不斷出現,並得到發展。1902年,古越藏書樓建立;1903年,我國第一個帶有大學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性質的武昌文華公書林成立;1904年,湖南省和湖北省圖書館相繼建立;1910年,我國國家圖書館原名北京圖書館的前身京師圖書館開始籌建,並於辛亥革命後的第二年,即1912年正式對外開放。到1930年,我國已有各種類型圖書館2935個,1936年已達5196所。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戰爭破壞,全國的圖書館數量急劇下降,1943年,全國僅有圖書館940所。

解放戰爭時期,由於長期戰爭影響,圖書館事業無法得以發展,1949年全國共計僅有圖書館392所。

1949年以後,我國圖書館事業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真正成了為全體公民服務的一種文化教育機構。圖書館事業雖然受到了一些波折,經曆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兩次極“左”思潮的幹擾和影響,還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是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有史以來的最好時期。這是一個圖書館事業全麵發展的時期,圖書館數量增長很快,藏書量大量增長,館舍麵積成倍增長,辦館設備大大改善,現代化程度逐年提高,大中型圖書館基本上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到1994年,全國已有各類圖書館258 477個(不含少兒圖書館和中小學圖書館)。縣以上公共圖書館,1949年有55個,1994年已達2596個,藏書3億多冊,館舍麵積1980年919萬平方米,1994年增加到4091萬平方米;1999年增到2767個,藏書已增加到4億多冊。高校圖書館,1949年僅有132個,1994年增加到1080年,藏書4億多冊,館舍麵積由1980年13233萬平方米到1994年已55083平方米;目前,高校辦學規模擴大,多數高校形成多校區多個圖書館,雖然合並了部分高校,但也新辦了部分高校,特別是民辦性質的高校增長很快,這部分高校絕大部分建有圖書館;目前,全國已有高校圖書館2000個以上,藏書已超過6億冊。科學專業圖書館,1949年僅有44個,1994個發展到8000多個,藏書10億多冊。1994年,全國有少數民族圖書館427個,現在,全國已有各類圖書館已超過30萬座(不含少兒和中小學圖書館)。另外,全國有縣級以上的少年兒童圖書館84座,藏書近1000萬冊;60000多個中學圖書館,20多萬個小學圖書館(室)。1995年,對公共、高校、科學三大係統3139個圖書館調查統計,共有計算機6521台,終端機2296台,聲像資料近193萬件,建立各種數據1076個。如果現在再統計的話,這些數據都要翻幾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