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圖書館學的學科體係(1)(1 / 3)

圖書館學的學科體係是圖書館學研究中的基本理論問題之一,它是由圖書館學研究對象決定的。圖書館學研究對象決定學科性質和研究內容。根據研究內容,經過研究和整合,逐步構建和完善學科體係。學科體係的完善程度和研究成果,反映圖書館學的發展過程和理論水平,也關係著它在整個學科體係中的地位。

(第一節)圖書館學的學科定位

一、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

學科性質問題,是屬於科學分類的問題。

科學是“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係”。一個“分科的知識體係”便是學科,即學科是“按照學問的性質而劃分的門類”(上麵兩定義均見《現代漢語詞典》)。也就是說,“門類”即“學科”(包括“大學科”和“小學科”),學科的劃分標準是“學問的性質”,“學問的性質”決定學科的定位。這種分類,便於從總體上去分析其特征,了解各學科的特殊性質及其相互間的內在聯係。

科學分類是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隨著人類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曆了從簡單到複雜的逐步完善的複雜過程。由於現代科學的發展,出現了分化和綜合的兩種趨勢。各門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在分化的基礎上綜合,在綜合的基礎上又分化,綜合和分化的過程中,誕生一些新的學科和門類,從而形成一個複雜的科學體係。由於人們在認識上的差異和使用標準的不同,科學分類的結果也不同,所以關於科學分類的思想和觀點也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如美國,人們從統計的角度,把科學分為物理、化學、數學、環境科學、技術科學、生命與地球科學、心理學、社會經濟學等。

目前,我國科學分類的主要依據是恩格斯和毛澤東的分類思想。恩格斯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創立了按物質運動形式進行科學分類的理論。他將各種運動形式概括為五種: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社會的。這一分類思想一直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研究科學分類問題的指導思想。1942年,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指出,人類的知識可以分為三類,即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這兩門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哲學。這種分類思想在我國一直占主導地位。目前,由於受到新技術革命思想影響,我國關於科學分類的研究也開始活躍起來。如錢學森從整個科學技術體係出發,將科學分為哲學、自然科學、數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六個部分。此外,也有人從科學技術體係結構的角度出發,將科學分為分支科學、邊緣科學、綜合科學、橫向科學等,還有人從認識論角度出發,將科學分為邊界科學、中介科學、交叉科學、綜合科學、橫斷學科等。這些情況都反映出科學分類的問題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各種觀點的提出是正常現象。

因此,學科具有什麼性質,人們就稱它為什麼學科,其性質是與生俱有的。如果一門學科具有多種屬性,在這多種屬性中必然有一種是主要的,處於主導地位,發揮主導作用的本質屬性。學科的性質是由本質屬性決定的。一旦學科的本質屬性發生了變化,該學科的性質也隨之發生變化,它也就變為另一種學科了。

一門學科的性質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決定的。也就是說,有什麼研究對象就有什麼樣的學科,換句話說,研究對象具有什麼性質,該門學科就具有什麼性質。研究對象的性質是我們判定一門學科的學科屬性的主要依據。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究竟屬於什麼學科,我們作如下分析:

(一)按圖書館學研究對象歸類

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問題,正如前麵所說,尚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是形成圖書館學的學科性多種觀點的主要原因。在眾多觀點中,一方麵,有絕大部分觀點所提出的研究對象,不管其是否正確,就其性質來看是屬於社會科學;另一方麵,我們將這些加以分析,去掉一些主觀成分,再除去部分超出圖書館學研究範圍的一些認識觀點,剩下的認識觀點都有一種傾向,就是最後的落腳點都是圖書館、圖書館事業。我們確定: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是圖書館、圖書館事業及其相關因素。圖書館是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適應人類社會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社會設施、社會現象;圖書館事業是個體圖書館發展的結果,是由個體圖書館組織起來的整體,還是人類社會一種特有的社會現象。所以,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應屬於社會科學範疇。圖書館學研究對象包括宏觀對象和微觀對象,這是主體。宏觀對象屬於社會科學已毫無疑義,至於微觀對象是指圖書館的多方組成要素以及知識、信息,它們都是宏觀對象的組成部分,我們在分析問題和認識問題時,必須在認識個體的基礎上,從整體上係統地認識。大量的理論和知識仍屬於對宏觀體係的認識,何況微觀對象的主體部分是屬於社會科學的。至於一些相關因素,其性質可能或不排除是屬於其他學科屬性,但它不是主體,不是主流,無法影響其主體部分的學科性質。現代科學的發展,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相互交叉,我們不可能都改變這些學科的性質,把它歸入另一學科,或者都歸入綜合學科吧。因此,從研究對象劃分,圖書館學是屬於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