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5)(1 / 3)

確定圖書館學研究對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我們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則,在總結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清理諸種“對象說”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比較準確地確定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

確定圖書館學研究對象與評價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研究成果是有區別的,但它們之間也有聯係。評價研究成果,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判各種研究成果在其特定的曆史時期所達到的研究水平和價值,對學科建設所起的作用,當然,必要時也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但不是重點。確定圖書館學研究對象,不是隨意的、憑空而定的,它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已有的諸種“對象說”的理論進行分析、總結、清理,吸收其合理的和正確的部分,並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完善和形成比較準確的“對象說”理論。

圖書館學研究對象問題長期爭論不休的主要原因,除了上麵已講到的幾個方麵以外,還因為人們的認識受主觀、客觀條件的限製,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層次和側麵,采用不同的思維方法,對一些概念認識模糊,違背一些基本科學原則,造成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從而造成眾多“對象說”的局麵。針對這狀況,我們必須運用以下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比較準確地確定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

1.邏輯方法

(1)比較方法

比較方法是指通過考察、對比等手段尋求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各種理論的差異點和共同點,深入認識事物本質的邏輯思維方法。運用比較方法必須遵循以下規則:①必須是在同一領域、相同屬性中進行比較,否則就失去可比性;②比較的內容必須一致;③比較的內容必須能代表對象的實質性方麵;④比較要全麵。

目前,關於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諸種認識觀點中,不可能全部是錯的,肯定有部分觀點是部分、大部分或者基本揭示了圖書館學的本質。“有比較才能鑒別”,通過比較才能找到比較準確的答案,例如,圖書館學與情報學、檔案學、文獻學、新聞學、廣播電視學、書店等區別在什麼地方?比較諸“對象說”是否有其合理的部分?我們不能每提出什麼觀點,別人都是錯的,形成“唯我獨尊”,“唯我獨對”。我們使用比較方法找出以往諸“對象說”的症結所在,棄其不合理部分,吸收其合理部分,完善研究對象的理論。針對以往圖書館學研究與其他同位學科共同點多的缺陷,努力尋找其差異點,認真“劃清界限,作為以後的研究方向”。

(2)屬加種差定義法

亞裏士多德說:“定義是表明事物本質的短句。”認識事物和區別事物最主要的方法是找出事物的本質,定義法就是其中的一個較好的方法。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還可以作為思辨時的重要武器。當前,在圖書館學的“對象說”種類繁多的情況下,用定義法去進行辨別就顯得十分重要。給一個具體概念(如“圖書館”“圖書館學”),采用“屬加種差定義法”,即定義項(或稱下定義項)是由種差和鄰近的屬概念組成的定義方法。用公式表示如下:被定義項=種差+鄰近的屬概念。

“鄰近的屬概念”是指包含被定義項概念(如“圖書館”“圖書館學”)的外延最小的屬概念。“種差”是指在同一個屬概念下,被定義概念與其他同級種概念的差別。定義法除了要掌握下定義的方法以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原則:

①定義項和被定義項的外延要相等(相稱、全同);

②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包含被定義項;

③定義項中不能用含混不清或比喻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