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說:“可以。”
夫概便依計行事。楚軍渡過河之後,正埋鍋做飯,不料吳軍殺到,楚軍丟鍋棄甲急忙逃命。吳軍正好吃楚軍鍋裏的飯,飯飽之後繼續追擊。經過五場激烈交戰,最後吳軍向楚國都城郢都發起進攻。
楚昭王慌忙逃出郢都,渡過睢水。昭王讓人把點燃的火把係在大象的尾巴上,然後讓受驚的大象衝向吳軍,以阻止吳軍進攻。最終吳軍還是攻入郢都。
楚國的左司馬戌,聽說楚軍戰敗,連忙返回殺向吳軍,不過他最後身負重傷而死。臨死時囑咐手下,不要讓自己的頭落在吳軍手中。於是手下把他的頭割下來,把他的身子掩埋起來,然後帶著他的頭逃走了。
【博聞館】
火牛陣
楚昭王用了“火象陣”阻止吳君的進攻,戰國時代齊國的田單也用過類似的“火牛陣”。
公元前279年,燕國大將樂毅統兵攻打齊國,連下七十多座城池,齊國亡國在即,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即墨百姓推舉田單為將軍,抵禦燕軍。不久,燕昭王死了,惠王即位,惠王和大將樂毅有矛盾。田單聽說以後,又火上澆油地對惠王和樂毅用了反間計,燕人上當了,用騎劫代替了樂毅的職務。
接著,田單開始激起齊人的守城之心。田單派人散布消息說,害怕燕軍割掉齊國俘虜的鼻子,害怕燕軍挖掉齊人城外的祖墳,燕軍以為抓到了齊人的弱點,竟然都照著做了。虐待俘虜、刨人祖墳,這些行為激起了即墨百姓的極大憤怒,紛紛咬牙切齒表示要和燕軍決一死戰。田單進而麻痹燕軍,將精銳部隊都隱藏起來,用老弱婦孺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詐降。已經圍城三年的燕軍早已放鬆警惕,以為齊人真要投降了。田單在城裏征集了一千多頭牛,給它們披上紫色的繒衣,畫上五彩龍紋,在牛角上綁上兵刃,在牛的尾巴上澆上油脂,綁上蘆葦。齊人又在城上鑿了數十個窟窿,晚上點燃牛尾,把牛放出城去,又派五千精銳緊隨其後。
被點燃尾巴的牛像瘋了一樣衝向燕軍大營,燕軍大為驚慌。隻見這些“秘密武器”尾巴上的大火熊熊燃燒,身上還有龍紋,隻要人碰到它們就會受傷甚至喪命。與此同時,五千齊國士兵口裏含著梅子,悄無聲息地擒殺燕軍。城中百姓也幫著製造聲勢,在城中敲鑼打鼓。燕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潰不成軍,狼狽地退兵了。齊人殺了騎劫,一路追擊燕軍,途經的城池都背叛燕國歸附田單。燕國就這樣敗亡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都失而複得,齊襄王也被迎回了都城臨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