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俠的易經真解大致粗通,大抵可以卜算一個大概。
比如在網上看到一些人的言行,便可借此推算,此人的真實身份。也不用什麼蓍草,就三個銅板便可。算一個人,還是挺容易的,一口仙氣即可。
微微一算,若遇到自己認為奇奇怪怪的人,略微一算,便可知曉如何與他說話,或者怎麼說話他比較能夠接受。見的人越多,行事自然越來越老練。
小俠的問答皆有質量,一針見血、解決疑難,自然被千度評定為問答行家。名字旁多了一個詩詞領域小勳章,萌萌噠。千度問答詩詞版的改造環境工作,自然還在繼續。
小俠提問:‘盈盈一水間’的‘盈盈’、‘間’?‘盈盈’,形容舉止、儀態美好,代指織女可以嗎?一定要形容銀河清澈嗎?銀河也真不是河啊。
‘間’古閑切,即陰平。盈盈指代美麗的織女,而脈脈指代木訥的牛郎。就不能鵲橋相會嗎?見麵的地點肯定在銀河中間嘛!
因為一年的分離,所以見麵近情情卻,說不出話不行?一定要是‘間’古莧切,即去聲?一直被間隔著,所以說不出話?
而且,從奇數句末字來看:星,陰平;手,上聲;章,陰平;淺,上聲;怎麼也該輪到你間,陰平了吧?”
這樣的問題,是可以引起很多人深思熟慮的。答案其實並不重要,詩詞曲賦宮的奇書直接可以解答,就是“間”去聲。至於奇數句末字的聲調來斷定這個字的聲調就更是瞎來了。
在對答的過程中,小俠甚至還發現了讀是讀平聲的,解卻解釋間隔的人。最終,人們通過相互交流,統一了答案,去聲。
人們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就是人們學習的過程。你要知道,鵲橋相會的傳說從何時而起;你要查閱,間這個字在漢末是如何讀的;你更要體會,這首詩整體的意味,與古詩十九首整體表達的思想。
小俠又問:“如何解釋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錦官城”的“重”字是去聲?”
第一位朋友便答錯了:“因為這裏要用仄聲,所以就是重是去聲啊。”
用詞用字,哪是用平仄去倒推的?如此解答,與毀了這道題目無異。
小俠無奈,回曰:“若如此解,‘花尿錦官城’亦可?‘花敗錦官城’又如何?”
第二位朋友又答錯了:“不對吧,這個就是讀平聲啊,曉看紅濕處的‘看’是仄聲啊,所以這個重就是平聲了啊,二四六分明啊。”
這位朋友,明顯是將平仄格律看得很重,然而又不是很懂。
讀一篇《春夜喜雨》,就很能看出一個人是否真的懂格律。古音與今音不同,若以今音分辨,則會完全混淆粘對規則。
如詩中的“入”字,古入今去,但由入聲變為去聲,不會改變平仄。而詩中與古音與今音不同而改變平仄的字有:
節,古入今平,第一句不入韻,為仄仄平平仄;發,古入今平,潛,第二句為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平平平仄仄;第四句,仄仄仄平平;第三、四句,古今同聲、意蘊深遠,所以傳唱最響。
俱,古平今去,黑,古入今平,第五句仄仄平平仄;獨,古入今平,第六句平平仄仄平;
看,古平今去,濕,古入今平,第七句仄平平仄仄;第八句,平仄仄平平。
綜上所述,此詩是一首完全合正格的五律。
其中,又以“看”字最有趣。今平聲看意為看守,仄聲看意為眼看,而古時平仄兩讀皆為同義。這種字,還有醒、聽、過、望、忘五個。
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出句雨為仄,故對句看必為平。
又如:“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醒是韻,這一段的韻就是:停、聽、醒。平聲韻也。
再如:“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過是韻,全篇韻是何、多、過、羅。平聲韻也
還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乃是押平聲韻。忘是平聲,量也是平聲。
小俠並沒有將這些詩論直接回複第二位朋友,而是用不斷提問的方式,使他自己去研究古音、今音的問題。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月之後就給小俠看到了成績。
第三位朋友還是答錯了:“讀作一聲時,“重”字理解為‘繁多,重重疊疊’,意境是否更美?四聲的著眼點是一朵花,因為春雨的滋潤,變得更加飽滿沉重了;一聲的著眼點卻是一片花,甚至是整個春光,因為春雨的滋潤,百花爭芳,重重疊疊,讓人油然而生‘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感慨。”
終於遇到一個用對方法的人。小俠暗暗推算,此人倒是小俠同行,是一位西南坤州的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