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閑情歪解觀滄海,逸致奇思引眾生(2 / 2)

家易很享受這種感覺:“水何澹澹,自然是一片海;山島竦峙,便是十幾座島;樹木叢生,成百上千的樹;百草豐茂,數以億計的草。這向我們解釋了:總空間不變時,物體體積與其數量之間成反比的關係。它們的乘積相等。體積越小,數量就可以越多。體積越大,數量就隻能越少。反比例函數,我們將在八年級學習。再說,由大到小,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處理次要矛盾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數學辯證思想方法。”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畢竟是小孩子,雖然不是很聽得懂,卻知道老師在跟他們瞎掰。他們不管,隻要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就可以邊笑邊繼續。

家易緩緩解釋道:“該詩的由靜入動,自此開始。秋風在天,要讓人感受到,必定有一個下降的過程。蕭瑟者,蕭條、冷落、荒涼之意。杜甫詩雲‘無邊落木蕭蕭下’,這裏就是一個俯角的概念。而洪波自海上而起,湧起者,就是向上,這是一個仰角的概念。這一下一上,自有其道理。俯角與仰角都是與水平線的夾角。我們可以在九年級學到這個知識。”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學生們聽得入神,有些甚至大笑出聲,更加認真地將其讀出。

家易起身,攤開雙手,似乎這大海尚在這懷手之間:“我們知道,日月運行,是有其軌跡的。符合一定條件的點的全體所組成的集合,叫做滿足該條件的點的軌跡,我們將在八年級學習這個知識。星漢燦爛,都在其中,這是將波瀾壯闊的大海作為了空間直角坐標係,所有的星漢在其中都有自己的位置。而這些位置,都是由有序數組來記錄的。空間直角坐標係中的平麵直角坐標係,我們將在七年級學習。”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幾個調皮鬼互相打眼色,將這句結尾之句大聲朗誦出來,想讓這位敬愛的李老師解釋不下去。

誰知,窮凶極惡的某人立馬解釋道:“哈哈,這句話當然和數學有關。我們看,曹操這樣偉大的數學家,也不忘給應用題寫上結論!可想而知,你們平時不寫結論是多麼可恥的行為!”幾個小調皮立馬低下了頭。有時候,就是要這樣當場控製住場麵。

家易又豪邁道:“建安十二年七月,曹操寫下如此壯麗詩篇,同年八月,便取得了征伐烏桓的勝利。其中,不僅體現了這位建安開拓者的博大胸懷,更加體現了他濃重的數學情節與嚴謹的數學邏輯。”

看忽悠得差不多了,家易給出最後一擊:“人們常說,‘生命始於化學,而終於藝術。’然而,我卻說‘生命始於數學,而終於數學。’因為,任何事物,皆有其數。所以,數學,就是遨遊青雲之上、統攝人間一切,至高至聖、至真至誠的天地法則!”心裏補了一句:哼,易學才是。

當然,這些也隻是一些戲說。敢這樣講的老師,必定在平時花了無數的功夫。班長劉雅偷偷記下了今天所講的脈絡。這份筆記,有了兩個去向,一是林校的辦公桌,二是千度聖明學校論壇。總之,家易又被紅玉胖揍一頓不提。

貼子得到了聖明學校眾多學生的點讚和回複。很快,某個ID為李蘇的人也回複了,還重重地誇讚了一番,又刷新了自己的下限。這個李老師的回貼,也被設為了神回複。

還收到了很多密語,有很多稱讚與聊天,還有是來求稿的。

比如劉丹青發來的:“李老師,班級裏演小品,關於赤壁的搞笑小品。這首詩是小品裏曹操對孫權唱的。所以要搞笑點,而且要帶點諷刺之類的。我想把曹操的《龜雖壽》或者《短歌行》改一下。您能幫個忙嗎?”

家易看此稿件新奇,一息成“詩”,回複道:“這不是很難,《龍雖勇》:‘神龍雖勇,猶有竟時。仙鶴乘霧,終為土灰。哀哉仲謀,封地千裏。大小二喬,不是你妻。尚香小妹,又嫁玄德。勸君早退,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誌。’千萬別說是我作的啊,不然又要被校長掐死了。”

丹青回複:“哈哈,很有趣,太好了。放心吧,不會讓你背黑鍋的。”

家易暗想:我哪是怕背黑鍋,我是怕魏武帝和吳大帝饒不了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