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深淺不知言教育,針鋒相對論詩文(1 / 2)

自小俠學習了教案寫法之後,就有一個念頭蹦達而出。這不就是寫文章麼,對於小俠來說,寫這種“應用文”,根本就是手到擒來。這以寫文章為開端的事情,想想就讓人覺得帶勁。於是,不用多久,一篇博采眾長,五萬餘字的純手寫教案就應運而生了。

案寫得是天花亂墜。

林紅玉等聽課老師拿到那五十多頁,密密麻麻全是字的教案時,內心非常無力。

隻見教案上寫道:“文,天思也,具性靈之德,非運之能成。?萌芽始於仙術,生長依乎玄功。淬五行而形骸備,齊八卦而精神凝。行行孕玉,字字生蓮,輟焉則回響十千。

故文章既成,通天道,指民心,擎社稷,或忘機而自處,或留意而旁瞻。傳之世兮千年不朽,祭之堂兮百聖齊鳴。

善文者未必善詩,善詩者卻必善文……”

隻得幹笑著認真研讀,這越讀就越心驚。不久後,麵麵相覷,大家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無奈,和心底“這到底什麼玩意兒!”的呐喊!幸得養氣功夫極佳,耐著性子坐到了教室裏。

課上得是地湧金蓮。

“在本節課開始之前,請大家觀看一段視頻。《動畫:桃花源記》”小俠喚出教室裏的教學光幕。動畫很快結束,小同學們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看畢,“同學們在動畫中看到了些什麼,請同學們與我交流一下。”

生一:“這麼多好吃的啊,我也要去這個地方,都是免費的嗎?那裏肯定不會有作業了吧!”生二:“我覺得我也會跟這個漁人一樣,有這麼樣的好地方,我也會出來帶上自己的爸媽,還要帶上同學們。”生三:“救一條魚,隻能去一個人。哈哈,他還要再救一條魚,才能再去一次。若要帶上家人要救好多條魚呢!”

家易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這幫小娃兒,沒有一個說在點子上的。生一好吃懶做;生二冠冕堂皇;生三桃源收門票啊!完全沒有討論到桃花源本身。

家易還沒有放棄,用出自己的吟誦絕技:“《桃花源記》隻是《桃花源詩》的序……,下麵,我來吟誦一下《桃花源詩》。詩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本詩首句開始就交代了桃花源的背景;而‘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正對文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正對文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正是借太守與南陽劉士之事,來尋求與自己誌趣相投之人和境。須知《桃花源記》隻是《桃花源詩》的序而已。往往隻是怕人看不懂詩亂揣測,所以加個序在前麵。”

眾生:“哦!那還是《桃花源詩》厲害!我不學《桃花源記》了。”小俠暗笑:哈哈,就是這樣。還挑釁地看了林紅玉一眼。旁邊老師望著黑板上《桃花源記》的課題差點吐血。

家易自豪道:“當然,如今的神龍國,恐怕離這個桃源世界也不遠了。東晉的陶淵明雖然生活充滿坎坷,但是他卻把希望寄托在向往美好之中。正是因為有如此向往的先賢,再經過我們神龍國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我們才會真正地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

看著一位位小朋友眼中閃爍的光芒,家易話鋒一轉:“然而,我們真的是在向往這樣的生活嗎?真生活在其中,你會發覺你一點都不幸福。可以說,沒有差異就沒有幸福。一切東西大家公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從事生產勞動。到時候,你讓我來教你們,我不教。我讓你們做作業,你們不做。反正吃得飽,穿的暖,還追求什麼呢?成天打遊戲好了,社會瞬間會奔潰。”

眾生轟然而笑,也隻有極少數幾個若有所思。

“最後,我想請同學們摘取《桃花源記》中的一句話,作一幅畫。然後上台交流,讓其他同學猜猜看,你所畫的是哪一句?”

林紅玉已經以手扶額很久了,乍聽此言,猛地抬起頭,又怔怔地看了看時間……

音樂響起,下課了。其他老師都以各種理由,飛也似地逃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