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白登之圍(2 / 2)

韓王姬信此時才明白,匈奴不好惹,騎兵不是一般的厲害,隻能坐守城池,等待救援。但又害怕信息傳遞出去之後,救兵如果遲遲不到,我就要困斃於此了,隻得先行自救,派出使者進行求和,答應匈奴的要求,至少要讓自己損失最小。

結果劉邦一聽韓王姬信有難,立刻派兵前往救援,卻發現韓王姬信不停的向匈奴派出使者。統兵大將不但起了疑心,而且還愣頭愣腦的派人去數落韓王姬信,讓他大舉出兵和匈奴打一仗。韓王姬信明知打不過,出兵也是送死,卻無奈劉邦已經起了懷疑之心。此時的韓王姬信陷入了和當初章邯一樣的境遇,最終隻好投降了。

新年伊始,韓王姬信送給了劉邦一份打打的賀禮,恭祝他老人家早日耳聾眼花。劉邦接到賀禮後,立刻決定掛帥親征。皇帝出馬,所到之處無不令人駭然,韓王姬信的大軍被劉邦輕而易舉的給滅了。韓信沒辦法了,隻好一個人逃往匈奴大營尋求庇護。

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得到了韓王姬信的幫助,依照他的策略,命令兩個將領——曼丘臣(白土人)和王黃(韓王信的屬下)擁立趙國後代趙利為趙王,一起攻打劉邦。

匈奴的進兵策略是在廣武(今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屯兵,帥軍南下,直逼晉陽。要說這匈奴也真不聰明,千裏迢迢的騎著馬跑到山溝溝裏麵來和劉邦打仗,自己的長處不但受到了限製,反而被劉邦大軍的長處收拾的一敗塗地,隻好抱頭鼠竄,紛紛逃跑。要說這幫家夥大本營在山西北部的朔州市,估計此時被打的迷迷糊糊,已經分不清東南西北了,直接竄到了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結果被劉邦追過去又是一頓暴揍。

匈奴兵敗,立馬收集殘兵敗將,迅速在樓煩聚集(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劉邦大軍直搗黃龍,乘勝有在樓煩打了一仗,結果匈奴又被劉邦大軍一頓胖揍,紛紛向北逃竄。

此時匈奴首領冒頓單於駐紮在代穀(今山西省忻州市繁峙一帶)。也就是說,劉邦的大軍是從山西忻州西側打到朔州,而匈奴的勢力主要在代縣,雁門關、山陰這三點構成的直線的東北部。西漢桓寬《鹽鐵論·伐功》有這樣的記載:“

趙武靈王逾句注(今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過代穀,略滅林胡、樓煩”。這說明當初趙武靈王選擇的路線是先拿下了代穀,然後再收拾林胡、樓煩。而劉邦是繞過代穀,從西線偏軍北上,而且沒受到一點阻礙。如果此時韓信若在劉邦身邊,定然能看出破綻,但韓信作為危險人物已經被軟禁了,哪還有機會征戰沙場。不過劉邦還是很謹慎的。

此時的劉邦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坐鎮指揮,派出好幾十個偵察兵,回報的結果都是:匈奴可以打。但唯一一個投反對票的是劉敬,就是那位力排眾議,讓劉邦定都關中的劉敬,此時又出來力排眾議。他的理由是:兩軍相交,大家要呈現給對方的都是精兵強將,此時匈奴不示強,反而示弱,肯定是做好了圈套等著你往裏鑽。

但劉邦得了兩次便宜,焉能聽從劉敬的勸阻,而且大軍已經到達了句注(今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如果此時撤退還有機會,因為並沒有陷入腹地,進入匈奴的包圍圈。但劉邦並沒有聽從勸告,而是選擇繼續進軍,到達了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劉邦想從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進軍,攻擊匈奴,卻不料劉邦頭腳到,匈奴隨後就紛紛圍了上來。眼見自己的大軍被死死的圍困於此,卻無計可施,劉邦登時傻眼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