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前車之鑒(4)(3 / 3)

第三次單元測試她考了58分,可是肖老師卻在試卷上給了她一個鮮紅的60分。在公布成績的時候,特別表揚她:“林楠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及格的成績,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為她祝賀!”掌聲中,肖老師看到她露出了純真的笑容。肖老師接著對她說:“隻要你繼續努力,我相信你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她自信地點了點頭。

從此,她更加努力了,學習熱情越來越高,對學習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我相信,你能行!”肖老師對學生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僅讓學生獲得了自信和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心境。

育人忠告:

無數事實證明,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而教育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成就學生的一生,也可能因為處理不當而毀掉學生的終身。讓我們牢記:作為教師,就應該懷一顆愛心,生一雙慧眼,善於發現、挖掘學生身上蘊藏的閃光點,對學生多一分肯定,多一分鼓勵,多一點關愛,多一點信賴,讓學生勇敢地邁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0借給學生一個“優”

求知者,往往渴不擇水。而善教者,則應將知識之水釀成甘露,使飲者沁人心脾,回味無窮,嚐了一口,思得一杯,品了一杯,思得一桶,甚至尋找泉源,入那瀚海,愈學愈愛學。

一天,響過上課鈴後,董老師站在講台上,先習慣性地掃視了學生一遍,然後笑著說:“同學們,這次作業袁麗同學做得最好,她的作業不但幹淨整潔,格式正確,而且答案全對。”說著,董老師翻開袁麗那批了大紅“優”的作業本展示給大家,說:“請同學們掌聲鼓勵。”要知道,這個“優”對於袁麗來說可是“幾年不遇”的大事了。

作業本發下去不久,袁麗的同桌胡天斌舉手大聲地報告說,“老師,袁麗不能得‘優’!她的第五題跟我的答案一模一樣,運算過程也相同,您給我打的是×。”老師急忙來到胡天斌桌前拿起本子細看,天哪,真的是給袁麗判錯了!

當時董老師心裏充滿了矛盾,該怎麼辦呢?如果承認是自己錯了,那袁麗怎麼辦?把袁麗的“優”再換掉?董老師腦子裏又浮現出袁麗那難得一見的興奮和喜悅;但如果不給袁麗改,胡天斌該怎麼辦?總不能把批改正確的故意改為錯批的吧。那樣,同學們會怎麼看老師,會怎麼想老師……

突然,董老師腦子靈光一閃,有了主意。他平靜地說:“你說的對,是老師馬虎,判錯了袁麗的作業,但我不打算改掉這個‘優’字,我要把這個‘優’字借給袁麗同學,我想她一定會努力地保持下去的。”

頓時,教室裏一片騷動,隻聽見胡天斌羨慕而企盼地小聲說:“老師,您也借給我一個‘優’吧。”接著,又有同學說:“是啊,老師也借個‘優’給我們吧!”

董老師望著一雙雙渴望而膽怯的目光,說:“行!不過不能弄丟了啊!”說完,他真的都給他們加上了“優”字。同學們都異常興奮,一副難得的樣子。真想不到,董老師錯判答案,竟收到了鼓勵學生的效果。

育人忠告:

在教學中,教師一旦發覺自己出現錯誤,馬上巧妙地將錯就錯,不僅能達到糾錯的目的,而且可順水推舟,收到積極的教育效果。借給學生一個“優”字,既沒有花教師一分錢,又沒有費教師一點勁兒,卻起到了鼓勵學生的作用,促使他們為了保持這個“優”字而努力。也許就是老師一次偶然的做法,成就了一些孩子的轉變,從此向先進學生看起,最後告別調皮搗亂,告別自由散漫,成為好學生。

21孩子,對不起

蘇霍姆林斯基:隻有在有良心和羞恥心的良好基礎上,人的心靈中才會產生良知。良心,就是無數次發展為體驗、感受的知識,正是在它的影響下,必然會派生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心。

北方的初春依然寒冷,早上,迎著凜冽的寒風,陳老師騎著車子駛進了校園。剛進大門口,學生莊嚴的媽媽等在那裏,截住他說:“陳老師,我想和您說個事,有空嗎?”

陳老師下了車說:“有,現在就有空,什麼事?你說吧。”

莊嚴的媽媽說:“昨天您批評莊嚴了,有幾句話我想給您說說。莊嚴的姥爺年紀大了,有時糊塗,他不願意讓那麼多小孩子去找莊嚴,就騙那些孩子說莊嚴不在家,請您理解。再一點就是孩子有錯的時候,請您私下裏教育他一下,別當眾批評他,下課了同學們又說這說那,孩子心裏受不了。”

陳老師聽了,馬上意識到自己錯了。陳老師說:“昨天,有同學報告莊嚴在課堂上罵人,我問他‘罵了沒有?’他還疑惑地說‘我沒罵呀’,我批評說:‘這很嚴重啊,罵人了都感覺不到自己罵人了’,然後學生又報告說‘莊嚴的姥爺愛騙人,每次我們去找他玩,知道莊嚴在家,可他姥爺卻騙我們說莊嚴不在家’。當時,我也沒多想,就說:‘莊嚴,你姥爺愛說謊話,這對你的影響可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