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從“勿以惡小而為之”談起,苦口婆心地對他們進行說教。十多分鍾過去了,他的聲音消失在教室無邊的寂靜裏,了無回音。陳老師更急了,轉過臉看看狼藉的地麵和紙杯,說:“好吧!既然如此,如果到下課前,犯錯誤的同學不能認錯的話,那麼,我們班的同學從此不準喝水!”
陳老師不再說話,把臉扭向窗外。教室裏是不知如何收場的寂靜。過了一會兒,趙貴林低著頭慢慢地站了起來,撿起紙杯放到飲水機下,回到座位上,臉繃得緊緊的,低著頭——他終於認錯了。陳老師正在火頭上,依然不能原諒他的錯誤,就大聲地訓斥起來,語言犀利尖銳,說到氣處更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陳老師真不記得幾時發過這麼大的火。
趙貴林一直冷靜地站著,不辯解,不流淚,隻是默默地聽著陳老師暴風驟雨般的訓話。直到陳老師不耐煩地問:“趙貴林,你犯了錯誤,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才承認?”趙貴林依然不吭聲。這時,班長宋強站起來說:“上課前趙貴林一直在外邊玩,水根本不是他弄灑的,杯子更不是他扔的,他是為了讓大家能繼續喝水才認的錯!”
陳老師怔住了,孩子們也睜大了眼睛,紛紛向趙貴林投以敬佩的目光。再看看趙貴林,他依然站著,在大家無聲的讚譽裏有些不自在起來。陳老師走過去,默默地用手輕輕摩挲趙貴林的頭,他不知道這小小的腦袋裏為什麼能裝得下這麼多的委屈,他不明白這小小的心靈為什麼能承載得住這樣重的冤枉,但他看到了趙貴林心靈裏閃爍著金子一樣燦爛的光輝。
陳老師決定不再追問“肇事者”,因為在趙貴林身上,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自己為什麼不能撿起那兩個紙杯呢?難道就因為自己是老師嗎?如果老師撿起來,會不會對同學們的教育意義更大呢?
育人忠告:
時間是寶貴的。對於學生來說,上課的時間更是寶貴的。所以,老師不要為了追究一件事情去浪費集體的時間。
為了集體的利益,不怕受委屈,敢於承擔自己不該承擔的責任,這樣的學生將來一定會有作為。老師應該更好地培養這樣的學生,讓他們真正快速成長起來。
19一句話可以改變什麼?
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每個人確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著未來闊步前進,時時刻刻想著未來,關注著未來。由理解社會理想到形成個人崇高的生活目的,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條漫長的道路。
五年級的語文老師調走了,肖麗娜老師被安排接這個班的語文課。這一天是作文課,肖老師讓學生以“我的新老師”為題寫一篇作文,因為自己就是新老師,她想看一看自己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是個什麼形象。
當同學們交了作文後,肖老師就認真地批改起來。她發現有的學生把她的外貌寫得栩栩如生;有的同學則把她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刻畫的入木三分;還有不少同學談了對新老師的第一印象。其中讓肖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叫林楠的女孩的作文,她在作文中寫道:“其實我很想好好學習,但是以前上課的時候,我總是很難集中精力,有的時候我費了好大的勁兒要自己認真聽講,結果還是經常走神。自從肖老師教我們以後,我發現自己走神的次數變少了,這是為什麼呢?後來,我終於發現了這個秘密,就是肖老師總是說:‘請同學們看著我的眼睛。’我發現看著老師的眼睛,就覺得集中精力不再那麼困難,我非常感謝肖老師教給我的方法!”
看了這篇作文後,肖老師開始特別注意這個女孩。一段時間後,肖老師發現,她是一個挺好學、挺要強的女孩。但是,她的接受能力較差。於是每次講完新課,肖老師都會走到她身邊問:“聽懂了沒有?”如果見她露出為難之色,肖老師就單獨給她再講一遍。
慢慢地她和肖老師逐漸親近起來,每天晚上都會主動留下訂正做錯的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就讓肖老師講解,直到弄明白了才回家。可是在第一次單元測試中她卻考了不及格,肖老師當時就有點納悶,每天這樣給她開“小灶”,她卻考了這樣的成績,是不是她真的沒有學習的天分?雖然這樣想,但還是每天為她開小灶。沒想到第二次單元測試她竟然又是不及格。
這一次,肖老師真的失望了,在發試卷後對她說:“老師每天這樣幫助你,你竟然還考不及格,真讓我失望。”她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此後,肖老師發現她上課不太愛發言了,放學後也不再主動問老師問題,甚至見了老師的麵也不再熱情地打招呼,而是不好意思地低下頭。這時肖老師才意識到,那句話傷了她的自尊心。
為了解除她思想上的疙瘩,有一次課堂上,肖老師借著她回答問題正確的機會對全班同學說:“雖然林楠同學這次沒有及格,但她一直很努力,我相信隻要繼續努力,總有一天她會取得優異的成績!”這時肖老師看到她抬起了頭,眼裏又有了自信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