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前車之鑒(4)(1 / 3)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學生錯了,老師可以批評。那麼,老師錯了,學生一般不會批評老師。但是,老師為什麼不能主動向學生道歉呢?在人格上、尊嚴上、情感上、思想上,師生應該是平等的。

一位教育學家曾經這麼說過:當你在選擇學生的同時,學生也在選擇你;當你想看到學生一張張燦爛笑臉的時候,你首先要給學生笑臉;當你想得到預期教育效果的時候,你應該給予學生最好的教育方法。學生是老師最佳的“鏡子”,而“鏡子”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正視“鏡子”的真誠與公正。

17不能讓他永遠倒數第一

教師隻有有了對學生心靈的尊重,才會具備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險為夷的教育智慧。這時,教師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時機”將隨處可見,而且教師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效果”常常不期而至。

從教十幾年來,康老師工作認真,教學成績顯著,是領導和同誌們公認的好教師,說實話,康老師自己也認為自己是一個不錯的老師。可是,一個學生的一句話,使康老師不得不重新認識自己。

學校進行數學檢測,康老師與往常一樣,講了考試的重要性之後,學生開始認真答題。過了一半時間,康老師開始巡視學生的答題情況,大部分學生完成了答題。可是,他突然發現,王小剛的試卷幾乎沒有答,試卷上大大地寫著“不會做”三個字。康老師很生氣,拿起試卷問:“為什麼連計算題都不做?”

王小剛滿不在乎地看了老師一眼,有氣無力地說:“反正我也是倒數第一,做不做一個樣。”

康老師聽了,心像被針紮一樣痛。他想起來了,是他在上次總結考試成績時傷了王小剛的心。王小剛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好,每次考試都在後幾名。那一次王小剛又是倒數第一,康老師沒有考慮就隨口說:“看來你總是倒數第一呀!”康老師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如果不想法挽救自己的失誤,這個學生就永遠對數學沒興趣。

下課後,康老師讓王小剛到辦公室,然後請他坐下,王小剛不敢坐。康老師笑著對他說:“咱們談談心,不要那麼嚴肅,坐吧。”王小剛這才坐下。康老師首先說:“小剛同學,今天,老師正式向你道歉,你接受嗎?”

王小剛不知道老師為什麼要道歉,問:“老師,我怎麼能讓您道歉呢?再說您今天也沒怎麼我呀?”

康老師說:“不是今天的事,是那天我說你老是考倒數第一那句話,老師不應該那樣說。”

王小剛說:“都過去好幾天了,我早忘了。”

康老師笑著說:“又不說實話了不是?你要忘了,就不會在試卷上那樣寫了。”

王小剛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康老師說:“現在,我不僅向你道歉,而且想與你訂一個協議,就是幫你補數學課,爭取把成績趕上來。”

王小剛不好意思地說:“康老師,恐怕不行,我在小學時因為調皮,數學老師經常讓我到教室外麵站著,很多東西我都沒學,怎麼補?”

康老師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但是,他看到王小剛對造成自己數學差的原因非常清楚,更有了幫他補課的信心,就鼓勵他說:“小學數學差不怕,關鍵是你有信心沒有,如果有信心,我們就從小學開始補。”

王小剛更受感動,說:“有信心,就是怕耽誤老師時間。”

康老師說:“這個你不要考慮,咱們先定一個計劃……”

就這樣,師生定了一個數學補課計劃,開始了從頭補課……

康老師決定,一定要幫助王小剛把數學課補好,決不能因為自己造成他對數學的厭惡。他不想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留下遺憾,讓這個孩子的數學永遠倒數第一。

育人忠告:

在人格上,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因此,尊重學生的人格是理所當然的。對那些成績一般甚至較差的學生,老師更要保護和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和進取心,否則,他們會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態度。那種態勢一旦形成,師生將產生對立情緒,教育將失去其基本的功能。所以,尊重學生人格,傾聽學生的意見,對學生性格上的弱點和成長中的缺點,在嚴格要求的原則上采取寬容的態度,對學生的批評教育和紀律約束也要堅持正麵教育和科學引導。不諷刺、不挖苦、不謾罵學生,更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18飲水機下的紙杯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教師的以身作則始終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榜樣。

時令已進入夏天,天氣在逐漸變得熱起來。下午第一節課,陳老師一如既往地走進教室,看到飲水機下麵的兩隻一次性紙杯赫然“躺”在地上,水灑了一地。也許是由於天太熱,有的學生喝水,上課鈴一響急著走回座位,不小心弄成了這樣。這的確不算什麼事。

陳老師心平氣和地說:“誰把杯子丟到地上的自己撿起來。”但是,這些五年級的孩子紛紛替自己開脫,沒有人承認是自己幹的。本來不算什麼的事竟搞僵了,陳老師提高聲音再問,仍然沒人吭聲,接連問了很多遍,怎麼也沒人認賬。陳老師著急了,他不講課了,而是開始了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