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你批評學生的時候,請你不要圖一時的痛快而諷刺、挖苦孩子,因為你不但在傷害一顆稚嫩的心靈,而且可能在扼殺一位天才。教師應該像母親一樣以一顆愛心去關愛學生、教育學生。
育人忠告:
人無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材。
教師不要輕易否定某個學生的智商,因為他們的潛能說不清什麼時候被哪位老師開發出來,他們的可塑性非常大。如果你一味地輕易否定學生,那麼,很可能你會被學生證明你說的不是事實。
12流淚的升旗手
教師發現一個學生有反常的表現時,一定要問一下“為什麼”。弄清楚原因之後,再進行處理。否則,就會出現“冤假錯案”。倘若今後教師又沒有發現事情的真相,就會使“冤情”得不到平反,以致給學生造成傷害。
秦老師準備參加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大賽,安排了一節演習課。課題是小學三年級的數學——年月日的應用。
為了演好這堂課,秦老師特地邀請了兩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前來助陣。演習過程非常順利,當秦老師掛出小黑板上的“鞏固練習”作業時,他那顆懸起的心才落了地。他暗自得意地在教室裏巡視著。
突然,擔任學校升旗手的小明無所顧忌地站了起來,拍打著雙手歡呼:“知道嗎?是星期一,是星期一呢!”小明的這一舉動,不要說同學們被驚得目瞪口呆,就連秦老師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搞懵了。當時,秦老師隻覺得好似一盆冷水澆透了全身,頓時滿臉漲紅、怒不可遏,不假思索地對小明吼道:“喊什麼?太不像話了,你立即到我辦公室去。”
小明詫異地望著秦老師,嘴巴張了張,似乎想申辯什麼,但卻一個字沒有說出。小明被秦老師的憤怒嚇壞了,明亮的眼睛裏湧出了淚水,隨後,滿臉委屈地走出了教室。
秦老師走到小明的課桌旁,看到桌上端端正正地放著他的課堂練習本,那上麵工工整整地抄寫著“鞏固練習”題目: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現在距澳門回歸祖國還有多少天?他驚異地看到小明的算式和答案後麵多了幾個字:正好是星期一。秦老師不禁恍然大悟,原來小明在計算出結果之後,又根據結果推算出了澳門回歸祖國的日子,正好是星期一。這個結果對於一個學校升旗手來說,該是一件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啊!怪不得小明當時那麼激動。
秦老師再也沒有心思去考慮這堂課的成功與否了,深深地為自己一時的衝動而懊悔不已,就連當時是怎麼下課的,他也記不清了。
事後秦老師向小明道了歉,但時間是不能倒轉的,事情畢竟發生了。身為班主任,他深深地感到:老師除了教給學生知識外,更重要的是用正確的方法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用老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這件事已經過去兩年了,每當秦老師腦海裏浮現出升旗手小明傷心落淚的模樣,他的心便一陣難以抑製的沉重。
育人忠告:
對於課堂上的突發事件,老師一定要冷靜對待,不能武斷處理。也許那是學生智慧火花的一次毫無保留的亮相,而老師一時的衝動和不負責任的處理,不僅會泯滅一個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而且有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這是每一個老師應該時刻銘記的。
13老師,您有什麼心事嗎?
越是在學生心裏有威信的教師,越要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表現出儒雅、寬容、慈愛的形象,絕不能在學生麵前失態。因為學生把教師當做榜樣,所以教師不能自毀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形象。
期中考試評卷結束了,張老師班的成績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十幾個後進生拉了全班的後腿。這使他感到很丟麵子。他來到教室公布了成績,然後就麵對著十幾個低頭不語的後進生,大聲地訓斥著,全然不顧其他同學羞澀、膽怯的表情。
張老師的氣越來越大,不假思索地說:“看看你們,就憑你們這成績,對得起家長嗎?調皮、搗蛋,什麼都幹,哪裏有成才的跡象……”他忍耐不住心中的怒火,劈頭蓋臉地向學生發泄著。
班裏靜得出奇,除了偶爾幾聲咳嗽外,整個教室隻有張老師的吼叫聲在回蕩。
終於放學了。學生們個個從張老師的身後悄悄地往外走,沒有了往日的喧鬧,課代表怯生生地問:“老師,今天的作業……”
“不用布置了!”張老師氣惱地回答。
放學了,張老師一個人騎著自行車慢慢地行進在路上,心裏很不踏實。剛拐過彎,聽到有人叫他:“老師,一起走吧。”
張老師一怔,定睛一看,是李紅梅同學。她扶著自行車站在路邊,不自信地向他微笑著。
沒等張老師開口,她先說話了:“老師,今天您一定有什麼心事吧,火氣那麼大,同學們都嚇呆了。”
張老師心裏一震:“是嗎?”實際上他是在逃避學生的問話,心裏有一種莫名的不安。
“老師,您以前從來沒有這樣過。”說這句話時,她側過頭看著張老師,眼神中帶著一絲遺憾的表情。“您知道嗎?老師,在同學們眼中,您的修養很高,並且您一直都那麼喜歡我們……”
張老師好像被戳到了痛處,不自覺地愣了一下,而她卻像個朋友似的,開心地和他交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