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前車之鑒(1)(3 / 3)

數年以後,於傑早已忘卻這些往事。但是,他沒想到這些學生長大以後,給他的來信讓他汗顏。一個在家經商富裕了的學生在信裏說:“對於我們這些沒命考學的貧困子女來講,努力逃出山區不如努力改變山區麵貌,也許這才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根本。”還有一個從大學畢業後,走上社會的學生在給他的信裏說:“讀書、上學跟穿皮鞋、穿布鞋並無必然聯係。在當今開放和競爭的社會裏,個體素質才是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於傑看到這些信後羞愧不已,自己的那種激勵是在追求急功近利,完全將讀書簡單化、庸俗化、狹隘化。也許,它多少會有一些效果,能讓學生勤奮起來。但無疑,學生隻是在老師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成了考試的機器,讀書的目的完全功利化了。

隨著工作經驗的豐富,於傑已經真正認識到,要培養學生成才,隻有在積極、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下,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對學習真正產生興趣,最終成為具有一定知識和健全人格的有用人才,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於傑每當想起那一屆學生,就有一種不堪回首的內疚。

育人忠告:

鼓勵學生好好學習,立誌成才無疑是對的。但是,教師應該使每一個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他們在畢業的時候帶走的不僅僅是一些知識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帶走渴求知識的火花,為社會作貢獻的信心,並使它們伴隨學生的一生。

5遺憾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剔透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又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會破碎,就會不複存在。

“六一”兒童節到了,那天早上,學校通知班主任到教務處開會,並讓各班主任領取了兒童節活動的糖果、瓜子等,要求各班上午自行組織活動,下午參加校內的遊園活動。

對教務處的安排,六年級小李老師很不讚成。他認為,再有二十多天就要畢業考試了,怎麼能浪費一天的時間讓學生玩呢?回到教室,他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對咱們畢業班來講,搞好複習比搞活動更有意義。大家都知道,離畢業升學考試沒有多少天了,時間很寶貴,今天上午我們班就不搞什麼活動了。學校發的活動物品直接發給大家,課間你們自己安排。”

小李老師沒想到他剛一講完,教室裏就像炸開了鍋,同學們不樂意了。班長站起來說:“老師,這是我們在小學的最後一個兒童節了,您就讓我們放鬆一下吧。最近考試太多了,挺累的。”其他學生也跟著附和。

看到學生如此放肆,小李老師急了。他提高嗓門訓斥道:“吵什麼,你們怎麼這麼貪玩,我說不搞就不搞。各組的組長上來把糖果發下去!”

教室裏頓時安靜了,沒人再敢嚷嚷。接下來,小李老師開始講課。

這時,隔壁的班裏好像樂翻了天,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這讓班裏的同學聽課有些心不在焉的。每當發現哪個學生走神,小李老師就用嚴厲的眼神示意他注意聽講。

下課了,小李老師回到辦公室。沒多久,校長就把他叫過去,不動聲色地說:“小李呀,剛才你的學生來告狀,說你不組織他們搞活動,學生意見很大,究竟怎麼回事?你回去處理一下吧。”

小李老師沒想到學生會這麼做,受到校長批評使他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他氣衝衝地走進教室,冷著臉說:“同學們,剛才我挨校長批評了,你們很高興吧?放棄了休息來為你們補習,是對你們好,還是對我有好處?現在什麼時候了,老師抓緊一點有什麼錯?這節課我不上了,你們愛玩就去玩吧!”扔下最後一句話,小李老師滿腔委屈地奪門而出……

小李老師走以後,學生們都沒有出教室,而是靜靜地在教室裏看書。目睹這一幕,小李老師的內心十分滿足,覺得剛才的教訓確實有效。

可是,從那天以後,學生對小李老師的態度變了。學生在校園裏見到他,都故意躲開;實在躲不開時,就畢恭畢敬地叫一聲“老師好”。小李老師覺得他和學生的關係無形中變得很僵,他努力想改善,但無論怎麼做都於事無補。

直到這一屆學生畢業,小李老師都不願意承認自己錯了。但是,看著別的班同學畢業時,給老師單獨留影、送紀念冊和那種依依不舍的情形,而自己班卻很少有學生主動給自己照相留念時,小李老師心裏還是酸溜溜的。

小李老師知道他在那個“六一”兒童節傷害了學生的心靈,因為那是他們小學時代最後一個“六一”兒童節。他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這使他的心裏充滿了深深的遺憾!不過他發誓:這樣的錯誤絕對不會再犯第二次了。

育人忠告:

教師如果隻是為了分數、升學而教學生,就是為了自己的麵子和名聲而教。真正愛學生的教師,應該教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教師隻有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因勢利導教育學生才不會留下遺憾。

6不該丟棄的信

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的話是神聖的,他們會非常認真地對待老師的要求。所以,老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承諾,言必信,行必果。